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首页 > 当前位置: 浙江大学化学系汤谷平和药学院顾臻联合课题组在Nano Today上报道天然贻贝蛋白抗肿瘤纳米药物输送系统 纳米药物输送系统是实现肿瘤精准治疗的重要策略之一。近年来,基于天然生物大分子的递药系统在规避体内清除、突破肿瘤屏障和实现智能控释等方面表现出独特优势。在此基础上,如何进一步增强药物在肿瘤部位的定向驻留和渗透,是改善治疗效果和降低毒副作用的关键。贻贝足丝蛋白具有天然的生物粘附性和阳离子特性,精准调控其生物活性并构建为智能载体,有望为药物的肿瘤靶向驻留和渗透提供全新平台。为此,联合课题组研究人员研发了... 详情 唐睿康教授课题组Nature:把光合作用“搬”进动物细胞,让衰老细胞重回青春 详情 2022年浙江大学全国博士生论坛”智能化学与绿色合成“成功举办 2022年11月25日-27日,由浙江大学主办,浙江大学化学系承办的2022年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智能化学与绿色合成”论坛在线上成功举办。此次论坛聚焦智能化学和绿色合成领域,设置两个分论坛,特邀13位知名学者做主题报告及专家点评。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大等40余所高校和科研院所的73位优秀博士生进行线上学术报告。论坛通过化学加等直播平台全程直播,三天报告的累计观看超过20万人次。开幕式上,化学系常务副... 详情 第26届国际微全分析系统会议(MicroTAS 2022)圆满召开 10月23日至27日,由国际化学和生物微系统学会(Chemical and Biological Microsystems Society, CBMS)主办,浙江大学化学系和浙江大学杭州国际科创中心承办的第26届国际微全分析系统会议(26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iniaturized Systems for Chemistry and Life Sciences, MicroTAS 2022)隆重召开。本届MicroTAS会议首次由中国大陆承办,会议名誉主席为南京大学陈洪渊院士,会议主席为浙江大学方群教授,会议联合... 详情 我系陈志杰研究员入选2022年《麻省理工科技评论》“35岁以下科技创新35人”(亚太区) 2022年11月14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主办的《麻省理工科技评论》发布了“35 岁以下科技创新 35 人”亚太区入选者名单,我系百人计划研究员陈志杰入选。入选理由:陈志杰研究员通过从分子层面构建多孔结构,合成了一种每克表面积超过 7000 平方米的材料。他将这种神奇的材料用于储存氢气,这是目前吸附储气能力最强的材料之一。通过在原子、分子和框架层面上对物质进行调控,陈志杰设计并构筑出了一系列结构新颖、稳定... 详情 陆展课题组Angew:钴催化区域选择可控苯乙炔类化合物的串联双硅氢化反应 有机硅化合物在有机化学和材料科学领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中,含有两个硅基的二硅化合物与单硅化合物相比,具有双官能反应性和潜在的独特应用。近日,陆展课题组通过串联催化策略,首次实现了钴催化区域选择可控的炔烃串联双硅氢化反应,以单一的区域选择性分别合成了两种不同的区域异构体,发散性地制备了高附加值的二硅化合物。他们还与浙江大学高分子系张兴宏课题组合作,将这些二硅化合物用于合成高折光率聚合物(nd高达1.83)... 详情 九三学社省委会常委黄飞鹤在2022年省民主党派中青年骨干培训班作交流发言 近日,省2022年民主党派中青年骨干培训班圆满结束。本次民主党派中青年骨干培训班历时一个月,48名来自全省各个领域的民主党派骨干参加培训。省委统战部副部长王利月出席结业座谈会并讲话,省社会主义学院副院长沈慧虹主持座谈会。九三学社省委会常委、校委会副主委,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浙江大学理学部副主任、求是特聘教授黄飞鹤作为班委代表在结业座谈会上作交流发言。摘编如下:黄飞鹤本次培训班是在全国上下喜迎党的二十... 详情 化学系99级校友李剑锋获第四届 “科学探索奖” 9月15日,第四届 “科学探索奖” 获奖名单正式揭晓,50位青年科学家榜上有名,我系99级校友李剑锋上傍。李剑锋校友,2003年从浙江大学毕业后,赴厦门大学深造,获博士学位,后赴瑞士伯尔尼大学和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 2014年入职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至今。期间于2019 年获得杰出青年基金资助。主要研究方向是核壳纳米材料、表面增强拉曼光谱、电催化、热催化、光催化等能源反应及其原位谱学表征、公共安... 详情 化学系04级校友吴钰周、钟芳锐的研究成果发表在Nature上 近期,我系2004级校友、华中科技大学吴钰周教授、钟芳锐教授和西北大学陈希教授合作在酶催化光化学领域取得了关键性突破,他们将三线态能量转移这一典型的光催化模式整合到蛋白质中,通过基因重新编程,可以选择性地将功能性的改性氨基酸并入蛋白质,创造出含有三线态光敏剂的人工光酶,成功催化吲哚衍生物的分子内[2+2]光激发环加成反应,并且可以实现利用人工光酶与底物分子立体化学的非共价键相互作用控制反应过程[2+2]... 详情 朱海明百人计划研究员荣获 The 2022 Robin Hochstrasser Young Investigator Award和2022 JCP-DCP Future of Chemical Physics Lectureship 近日,我系朱海明研究员相继荣获两项物理化学领域重要国际青年科学家奖,包括The 2022 Robin Hochstrasser Young Investigator Award和2022 JCP-DCP Future of Chemical Physics Lectureship。 The Robin Hochstrasser Young Investigator Award是Elsevier集团和旗下的Chemical Physics期刊为了纪念RobinHochstrasser教授和支持职业早期的青年科学家设立的。Robin Hochstrass... 详情 每页 10 记录 总共 928 记录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页码 3/93 跳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