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首页 > 当前位置: 木棉红燃处,晨光熹微中—化学系2025届毕业生欢送仪式顺利举行 6月19日下午,化学系2025届毕业生欢送仪式在紫金港校区海纳苑C100报告厅举行。校友欧曙辉、系常务副主任史炳锋、副系主任王从敏、系主任助理陆展、吴起以及系党委委员李啸风出席活动,化学系2025届全体毕业生共同参加。仪式由系党委副书记丁立仲老师主持。首先,史炳锋老师致辞。史炳锋老师向全体毕业生致以热烈祝贺,殷切勉励同学们怀揣赤子之心追逐梦想,在化学领域深耕不辍,以专业所长为科技进步与民生福祉贡献智慧力量。教师... 详情 “启真化学校友论坛”第12讲顺利举行 6月19日,启真化学校友讲座第12讲在海纳苑C100报告厅举行。化学系本科86级系友、浙江钰烯腐蚀控制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欧曙辉担任分享嘉宾,化学系常务副系主任史炳锋、系党委副书记丁立仲、副系主任王从敏、系主任助理吴起、陆展以及近200名师生参加本次活动。欧曙辉系友拥有深厚的专业功底和丰富的行业经验,他结合自身毕业后的职业发展历程,围绕化学领域的实践与应用展开分享,从科研探索到产业实践,生动讲述了化学学科知识在职... 详情 黄飞鹤/李光锋团队、张晟团队Angew:基于编织启发的缠结拓扑聚合物网络构筑强韧离子凝胶弹性体 智能设备的兴起为社会进步提供了新的动力,柔性聚合物弹性体作为其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与刚性骨架协同作用以实现智能设备的功能应用(图1a)。离子凝胶弹性体材料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够实时响应外界环境刺激并实现高效传感和有效反馈而被认为是智能设备弹性体材料的理想选择。然而,由于离子液体对聚合物网络的溶剂化效应,离子凝胶弹性体总是表现出弱的机械性能。通过共价交联或超分子交联策略构筑的离子凝胶材料往往难以兼顾其力... 详情 郭芸帆课题组ACS Nano:在多种基底上实现Janus型过渡金属二硫化物的高产率转化 Janus过渡金属二硫化物(transition metal dichalcogenides, TMDCs)是一类具有非对称结构的二维半导体。其独特的上下表面异质硫属原子排布赋予了这类材料面外对称性破缺,内建应变和垂直电偶极矩等新奇物理性质,使其在光电子器件、传感器和量子技术等领域展现出重要的应用潜力。目前,Janus TMDCs的合成方法大多需要高温(300–900°C),如:用H2或Se等离子体处理或热取代方法。然而,这些高温过程会引起合金化结构生成、母体晶... 详情 陈志杰课题组JACS: 网络编码有机构筑模块策略组装高连接金属有机框架 如何精准地构筑高连接框架材料是网格化学合成发展中的重要问题之一,而拓扑网络对于设计和指导高连接框架材料的合成具有重要意义。相关研究人员提出了高连接网络编码构筑单元的策略,利用高连接的锆簇(Zr6)和稀土簇(RE9),或者是高连接的金属有机多面体(MOP),开发了一系列的高连接网络结构,如(4,12)-连接的shp和ftw网络、(6,12)-连接的alb网络以及(3,24)-连接的rht网络。但以高连接的有机配体(连接数大于等于12)为核心去... 详情 刘昭明课题组Matter:无机离子分子交联剂实现弹性体材料刚度与韧性的协同提升 在有机聚合物链间引入分子交联剂调节弹性体的刚度和韧性,是制备高性能弹性体的一个关键方法。传统的有机分子交联剂采用不可逆的共价键实现聚合物链之间的连接,使得弹性体的性能通常只能在刚度和韧性之间取平衡态,制造材料时存在高韧性与高刚度的固有矛盾。在聚合链间引入能够可逆断裂与形成的动态化学键,比如配位键和离子键,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实现弹性体刚度和韧性的同时提高。然而,受到聚合物链卷曲以及侧链大空间位阻影响,... 详情 邬建敏团队ACS Nano:金属有机框架及金属酞菁修饰的石墨烯嗅觉传感器识别呼吸道感染类型 一、研究背景呼吸道感染是全球关注的常见高发疾病,主要由细菌、病毒、支原体等感染引起。准确快速区分不同的感染病因有助于早期预警、识别感染人群、优化治疗策略,且减少抗生素的过度使用。目前,临床通过血常规检查、鼻咽拭子抗原分析和基于PCR的痰或血液培养来区分细菌和病毒感染。然而,这些方法耗时较长且依赖于复杂的实验室基础设施。基于PCR的FilmArray是唯一一款FDA批准的用于识别特定细菌和呼吸道病毒感染的快检装置。虽... 详情 陈洪亮课题组Trends in Chemistry:π–π堆积二聚体推动超分子电子学新突破 近日,我系陈洪亮课题组在国际化学领域期刊《Trends in Chemistry》上发表了题为《π–π stacked supramolecular dimers in molecular electronics》的综述文章。文章系统总结了近期π–π堆积二聚体在超分子电子学领域的前沿进展,揭示了非共价相互作用调控量子传输的分子机制,并展望了其在纳米电子器件中的应用潜力。传统分子电子学聚焦于共价键分子结构的电荷传输特性,而近年来,以π–π相互作用为代表的非共价作用因其动... 详情 陈洪亮课题组JACS:分子法拉第笼为分子导线穿上“防弹衣” 近日,我系陈洪亮研究员团队在超分子电子学领域取得重要突破,相关研究以“An electric molecular Faraday cage”为题在线发表于JACS (https://pubs.acs.org/doi/10.1021/jacs.5c05038)。该工作设计了一种带有八个正电荷的分子笼XCage8+,可以通过大尺寸空腔高效封装苝二酰亚胺(PDI)分子导线。进一步通过电化学扫描隧道显微镜实验验证了该分子笼具有优异的静电场屏蔽功能,并结合理论计算阐明了这种电场屏蔽的机制。这一发现为... 详情 白宏震/汤谷平团队AFM:杂化细胞膜包裹卟啉纳米颗粒用于增强乳腺癌光化疗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仿生膜给药系统的构建为癌症治疗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细胞膜伪装的纳米颗粒可以保持细胞同源靶向性等固有的特性并增强纳米颗粒在复杂血液环境中的稳定性。近期,浙江大学化学系汤谷平教授、杭州师范大学李世军教授和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梁立军副教授联合团队合作在《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上发表了题为“Molecular Dynamics Simulations of Hybrid Cell Membrane-Coated Porphyrin Nanoparticles for Enhanced Photochemo... 详情 每页 10 记录 总共 1095 记录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页码 2/110 跳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