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届全国大学生化学实验竞赛”总结研讨会在我校成功举办
2025年5月10-12日,“第十三届全国大学生化学实验竞赛”总结研讨会在浙江大学举行。喜逢浙江大学化学系建系110周年庆之际,全国竞赛委员会委员、全国决赛组委会负责人、各省级竞赛委员会或组委会负责人等近百位专家代表齐聚求是园,共享化学实验竞赛经验,共商高校化学实验教学高质量发展途径。
本次研讨会由高等学校化学教育研究中心和高等学校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联席会共同主办,浙江大学承办。会议通过专题报告、自由发言、总结讨论、参观展览等形式,围绕竞赛组织优化、实验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等议题展开深入研讨。
5月11日上午,活动开幕式在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海纳苑举行。浙江大学副校长吴健教授,全国竞赛委员会顾问、高等学校化学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林建华教授,全国竞赛委员会主任、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化学类课程教指委秘书长、国家级教学名师、北京大学裴坚教授,全国竞赛委员会副主任、教育部化学类专业教指委秘书长、国家级教学名师、厦门大学朱亚先教授,全国竞赛委员会副主任、高等学校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联席会化学化工组组长、南京大学张剑荣教授,全国竞赛委员会副主任、教育部化学类专业教指委员兼应用化学协作组组长张树永教授,中国化学会副秘书长、武汉大学周金平教授,全国竞赛委员会秘书长、北京大学王颖霞教授,国家级教学名师、辽宁省赛负责人、大连理工大学姜文凤教授和浙大化学系党政领导等出席开幕式。开幕式由浙江大学化学系副系主任兼化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主任林旭锋教授主持。
会议合影
吴健副校长致开幕辞。她深情回顾浙江大学秉持“求是创新”理念的办学发展历程,着重介绍了学校在人才培养方面取得的丰硕成果,包括诺贝尔奖获得者、国家最高科技奖得主等一批顶尖人才,以及以DeepSeek创始人梁文锋为代表的一大批国家高科技产业领军人物,他们为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交流作出了卓越贡献。吴校长指出,实验教学作为高校本科教学实践的关键环节,对人才培养至关重要,并分享了浙江大学在实验教学改革和数字化转型方面的前沿成果,指出数字化与“数字化 +” 教学模式的应用,将为实验课程带来更高效、安全、可追溯的教学体验。她高度肯定“全国大学生化学实验竞赛”在助力提升本科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为高校化学实验教学改革成果提供展示交流平台的作用。最后,吴校长呼吁各大高校专家携手并进,积极推动化学实验教学的创新与发展,为培养更多更优秀的拔尖创新人才而共同努力。
吴健副校长致欢迎辞
林建华教授作为主办方代表讲话。他全面总结往届竞赛取得的成果,针对未来竞赛发展提出建设性意见,建议着重加强对学生实验思维与方法规范的培养。林教授提出,应充分借助竞赛平台优势,进一步提升实验教学改革成果,扩大化学实验竞赛的参与面,鼓励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化学实验竞赛中来,在化学实验竞赛中不断磨砺自己,提升专业素养。
林建华教授讲话
全国竞赛委员会主任裴坚教授从竞赛与实验教学改革结合的视角切入,深入剖析竞赛在激发学生实验兴趣和创新潜能方面的关键作用。裴教授提出,未来应持续优化实验设计,适当减少验证性实验环节而增加探究性实验环节,借助化学实验竞赛推动化学实验教学改革迈向新高度。他强调,化学实验竞赛作为全国高校实验教学检阅的重要平台,不仅有力推动了教学改革,更为优秀化学人才的选拔和培养提供了契机。
裴坚教授致辞
开幕式后,全国竞赛委员会秘书长王颖霞教授就全国竞赛工作进行全面总结交流。山东大学代表(徐政虎)就第十三届全国总决赛的组织承办情况做了工作报告。北京师范大学代表(魏朔)报告了第十四届竞赛筹备工作情况。随后,大会安排了来自浙江(林旭锋)、江苏(张剑荣)、陕西(崔斌)、湖北(周金平)、广西(周立亚)、甘肃(惠新平)、吉林(郭玉鹏)、福建(邓顺柳)等8个省级竞赛代表性报告,就各省级赛区工作模式、参赛高校与学生情况、竞赛内容、奖项设定与选拔办法等内容做了详细介绍。此外,其他省级竞赛负责人在自由发言环节踊跃分享工作经验及宝贵意见建议。本次研讨会还围绕竞赛章程与修订、第十四届各省级竞赛筹备工作、实验教学改革发展等议题展开深入讨论。会后,与会代表还自由参观了浙江大学的化学系科研大楼、化学分析测试平台和化学实验教学中心大楼,深入领略浙江大学的办学特色。此外,大会同期举办化学实验设备仪器展,为参会者提供了更为直观、丰富的交流体验。
专家学者作大会报告
本次研讨会内容丰富、引领性强,全方位展示了我国高校化学实验教学水平的显著进步,为高校化学实验教学思路提供有益启发,进一步激发了与会代表在实验教学和实验管理方面的热情,达到以赛促教的目的,对持续提升化学实验课程的教学质量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文字:范玟慷
图片:何桂金
编辑:邹尔纯
审核:林旭锋
终审:丁立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