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首页 > 当前位置: 第26届国际微全分析系统会议(MicroTAS 2022)圆满召开 10月23日至27日,由国际化学和生物微系统学会(Chemical and Biological Microsystems Society, CBMS)主办,浙江大学化学系和浙江大学杭州国际科创中心承办的第26届国际微全分析系统会议(26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iniaturized Systems for Chemistry and Life Sciences, MicroTAS 2022)隆重召开。本届MicroTAS会议首次由中国大陆承办,会议名誉主席为南京大学陈洪渊院士,会议主席为浙江大学方群教授,会议联合... 详情 我系陈志杰研究员入选2022年《麻省理工科技评论》“35岁以下科技创新35人”(亚太区) 2022年11月14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主办的《麻省理工科技评论》发布了“35 岁以下科技创新 35 人”亚太区入选者名单,我系百人计划研究员陈志杰入选。入选理由:陈志杰研究员通过从分子层面构建多孔结构,合成了一种每克表面积超过 7000 平方米的材料。他将这种神奇的材料用于储存氢气,这是目前吸附储气能力最强的材料之一。通过在原子、分子和框架层面上对物质进行调控,陈志杰设计并构筑出了一系列结构新颖、稳定... 详情 陆展课题组Angew:钴催化区域选择可控苯乙炔类化合物的串联双硅氢化反应 有机硅化合物在有机化学和材料科学领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中,含有两个硅基的二硅化合物与单硅化合物相比,具有双官能反应性和潜在的独特应用。近日,陆展课题组通过串联催化策略,首次实现了钴催化区域选择可控的炔烃串联双硅氢化反应,以单一的区域选择性分别合成了两种不同的区域异构体,发散性地制备了高附加值的二硅化合物。他们还与浙江大学高分子系张兴宏课题组合作,将这些二硅化合物用于合成高折光率聚合物(nd高达1.83)... 详情 九三学社省委会常委黄飞鹤在2022年省民主党派中青年骨干培训班作交流发言 近日,省2022年民主党派中青年骨干培训班圆满结束。本次民主党派中青年骨干培训班历时一个月,48名来自全省各个领域的民主党派骨干参加培训。省委统战部副部长王利月出席结业座谈会并讲话,省社会主义学院副院长沈慧虹主持座谈会。九三学社省委会常委、校委会副主委,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浙江大学理学部副主任、求是特聘教授黄飞鹤作为班委代表在结业座谈会上作交流发言。摘编如下:黄飞鹤本次培训班是在全国上下喜迎党的二十... 详情 化学系99级校友李剑锋获第四届 “科学探索奖” 9月15日,第四届 “科学探索奖” 获奖名单正式揭晓,50位青年科学家榜上有名,我系99级校友李剑锋上傍。李剑锋校友,2003年从浙江大学毕业后,赴厦门大学深造,获博士学位,后赴瑞士伯尔尼大学和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 2014年入职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至今。期间于2019 年获得杰出青年基金资助。主要研究方向是核壳纳米材料、表面增强拉曼光谱、电催化、热催化、光催化等能源反应及其原位谱学表征、公共安... 详情 化学系04级校友吴钰周、钟芳锐的研究成果发表在Nature上 近期,我系2004级校友、华中科技大学吴钰周教授、钟芳锐教授和西北大学陈希教授合作在酶催化光化学领域取得了关键性突破,他们将三线态能量转移这一典型的光催化模式整合到蛋白质中,通过基因重新编程,可以选择性地将功能性的改性氨基酸并入蛋白质,创造出含有三线态光敏剂的人工光酶,成功催化吲哚衍生物的分子内[2+2]光激发环加成反应,并且可以实现利用人工光酶与底物分子立体化学的非共价键相互作用控制反应过程[2+2]... 详情 朱海明百人计划研究员荣获 The 2022 Robin Hochstrasser Young Investigator Award和2022 JCP-DCP Future of Chemical Physics Lectureship 近日,我系朱海明研究员相继荣获两项物理化学领域重要国际青年科学家奖,包括The 2022 Robin Hochstrasser Young Investigator Award和2022 JCP-DCP Future of Chemical Physics Lectureship。 The Robin Hochstrasser Young Investigator Award是Elsevier集团和旗下的Chemical Physics期刊为了纪念RobinHochstrasser教授和支持职业早期的青年科学家设立的。Robin Hochstrass... 详情 陆展课题组联合洪鑫课题组JACS:“变废为宝”—从混合烯烃出发制备高对映选择性的手性烷基化合物 烯烃的不对称氢化反应是制备手性化合物最高效的方法之一,在药物分子、农药、手性材料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自从1968年Knowles使用手性双膦配体DIPAMP与铑催化脱氢氨基酸不对称氢化制备L-Dopa以来,这一领域一直受到化学家们的广泛关注。由于官能团化烯烃双键周围有特定的配位基团可与中心金属配位以更好的活化烯烃双键,目前对于官能团化单一构型的不对称氢化反应或E/Z混合三取代烯烃的对映体汇聚式氢化反应已经有了较多的报道。... 详情 我系胡吉明教授当选为中国腐蚀与防护学会副理事长 民政部和中国科协批准,国家一级学会,中国腐蚀与防护学会第十一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于2022年9月15日在北京召开,浙江大学化学系胡吉明教授当选为新一届理事会副理事长。中国腐蚀与防护学会成立于1979年11月,是中国科协的组成部分,是经民政部登记,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学术性群众团体。学会现设有23个专业委员会、5个工作委员会、1个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现有个人登记会员7900余人,团体会员256家。胡吉明教授长期从事金属材料腐蚀与... 详情 李昊课题组、黄飞鹤课题组、王林军课题组合作Nat. Commun. :在水溶液中完成有机分子“打结” 一如宏观世界的渔网和编织物,分子结在微观世界中也普遍存在。例如,柔性聚合物链可形成各种结,DNA和蛋白质等生命物质中也可观测到结。在某些情况下,这些拓扑学复杂的结构与它们的生物活性高度相关。为了理解这些结的形成机制,并在功能和拓扑之间建立联系,需要在生命介质——水中人工地合成结。常用的方法大多需要借助具有特定几何配位的过渡金属阳离子的模板效应。金属模板有助于将构筑单元预组织为相互交织的中间体,在没有模... 详情 每页 10 记录 总共 932 记录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页码 4/94 跳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