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首页 > 当前位置: 国家自然基金委员会化学科学部“催化与表界面化学学科发展战略及青年学术研讨会”在杭州召开 Normal07.8 磅02falsefalsefalseEN-USZH-CNX-NONE2020年12月4日至5日,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化学科学部主办、浙江大学承办的“催化与表界面化学学科发展战略及青年学术研讨会”在杭州召开。本次会议以“需求牵引,夯实基础”为主题,旨在聚焦催化与表界面化学领域的前沿科学问题,紧密围绕催化新理论和新概念的建立与发展、物质在表界面发生的物理与化学转化过程基本规律的揭示,具有特定功能的新催化剂和表界面体系的创制,为... 详情 王从敏教授和汤谷平教授课题组在Science Advances上发表论文:首例基于离子液体的可调控型HNO缓释剂可以有效抑制肿瘤生长 离子液体 (ionic liquids, ILs)最主要的特点就是“可调性”,可以通过改变阴阳离子对调节其理化性质或生物活性,可以制备具有特殊生物活性的ILs,甚至可以作为APIs, 合成特效离子液体, 即 API-ILs。Rogers等在《自然》上发文,认为通过对结构的设计来实现可药用的离子液体是离子液体未来的发展方向。一氧化氮(NO)是一种重要的生物信使分子,其在心血管系统,免疫系统,神经系统等都有很重要的作用。硝酰基(HNO)是一氧化氮(NO)的单... 详情 学科交叉助推化学激发子防控害虫取得新进展 作物在遭受害虫攻击时,会产生直接与间接的防御反应。这一反应由害虫激发子所诱导,并由作物防御相关信号转导网络调控。通过合成害虫激发子类似物或能激活植物防御反应的相关化合物,可望开发能诱导作物产生抗虫性的化学激发子,从而达到安全有效控制害虫、减少化学农药使用的目的。因此,利用化学激活子来“帮助植物抗虫”将是农业生产中一个有希望的控虫新策略。为实现这一目标,自2008年开始,来自浙江大学农学院娄永根教授课题... 详情 汤谷平教授和新加坡国立大学李俊教授课题组联合研究在基因输送体系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以化学、生物学和仿生学等纳米尺度材料为基础的纳米医学,在药物(基因)递送、疫苗研发、诊疗一体、组织重构以及高通量药物筛选等研究领域起着重要的作用,已成为现代医学热点。基于分子修饰和高分子组装纳米材料是一种具有应用前景的药物(基因)递送体系。随着研究的深入,探索高分子组装纳米材料与药物(基因)递送的构效关系,系统性地筛选和优化载体材料的级联增效作用,是实现高分子组装材料安全运输、靶向递送和精准释放的... 详情 祝贺我系83届校友陈建设当选国际食品科学院院士 Normal07.8 磅02falsefalsefalseEN-USZH-CNX-NONE日前,国际食品科技联盟(International Union of 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UFoST)公布了国际食品科学院(International Academy of 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AFoST)新增院士名单,化学系83届校友陈建设当选国际食品科学院院士。陈建设教授在诸如人类唾液、口腔生理与饮食能力、食品质构的设计与调整、食品质构感官、老年特殊食品等领域开展有国际影响力的原创研究,... 详情 我系两个项目入选“浙江大学2019年度十大学术进展”和进展提名 “浙江大学2019年度十大学术进展”评选活动于2020年1月16日正式启动,由各学部、科学技术研究院、社会科学研究院、校学术委员会委员以及同行专家等共推荐32项候选项目。在全校师生与社会公众共同参与和支持下,经校学术委员会委员、特邀评委评审,微信点赞,遴选出“浙江大学2019年度十大学术进展”获奖项目和“浙江大学2019年度十大学术进展提名”获奖项目。我系两个项目入选—唐睿康老师团队项目“无机离子聚合及牙釉质再生”成功... 详情 化学系9位教授入选2019年两大“高被引”榜单 2020年5月7日,学术出版业巨头爱思唯尔(Elsevier)正式发布了2019年中国高被引学者(Chinese Most Cited Researchers)榜单,本次国内共有来自242个高校/科研单位/企业的2163位学者入选;2019年11月19日,全球专业信息与分析服务的领导者科睿唯安(Clarivate Analytics)发布了2019年度“高被引科学家”名单,中国共有735人次入榜。近两年,浙江大学化学系教授占领两大“高被引”榜单席位保持稳定上升的状态,2018年10人次入榜,2019... 详情 化学系丁寒锋课题组:木藜芦烷二萜(‒)-Rhodomollanol A的首次不对称全合成 木藜芦烷二萜广泛分布于杜鹃花科植物中,迄今为止已有超过150个家族成员被分离鉴定出来。除了高细胞毒性,这类分子还体现出多种多样的生物活性,如调节钠离子通道、止痛、镇静、杀虫和拒食活性等。从结构上看,木藜芦烷二萜共同拥有一个[5,7,6,5]四环母核,其中包含与对映-贝壳杉烷二萜相似的双环[3.2.1]辛烷骨架,分子内含有7−12个手性中心,并体现出较高的氧化态(图1a)。由于极具挑战性的复杂骨架结构和潜在的重要生物活性,木... 详情 唐睿康教授团队:成功研制“通用熊猫血” 说到“熊猫血”,可能大家都不陌生,我们时不时能看到这样的新闻:某某病人因为手术需要输血,结果一查是罕见的“熊猫血”,血源库存短缺,只能紧急向社会求助。因为“熊猫血”的人群数量很少,在临床输血中常常供不应求,在紧急状况下能否及时得到“救命血”成为关系到“熊猫血”受血者生命存亡的关键因素。为解决这一难题,浙江大学化学系唐睿康教授和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转化医学研究院王本副教授联合研究团队成功研制... 详情 汤谷平教授课题组在Advanced Materials发表最新研究:抗肿瘤疫苗作用的新型原核-真核细胞膜杂交型纳米药物输送体系 将不同来源的生物膜蛋白进行融合修饰,作为免疫治疗药物的输送体系是一种全新的纳米输送策略。仿生膜药物递送系统能够模拟生物膜的结构和功能,与传统药物递送系统相比,具有突破生理屏障、精准地将药物输送至靶部位、减少药物副反应和提高药物疗效的作用。近日,浙江大学化学系汤谷平教授课题组陈琪博士研究生和白宏震博士后提出一种新的纳米技术,将原核细胞膜与真核细胞膜融合,制备杂交囊泡(EPV)纳米颗粒方法... 详情 每页 10 记录 总共 1091 记录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页码 27/110 跳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