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首页 > 当前位置: 浙江大学化学系2023年度重要科技进展亮点成果公布 浙江大学化学系始终聚焦“四个面向”,不断推进有组织科研,坚持“顶天、立地、育人”科研价值取向,培育胸怀祖国、追求卓越、引领未来的科技领军人才,努力打造化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高地和基础研究学科高峰,实现教育科技人才协同融合发展。2023年,浙江大学化学系在基础研究领域取得显著成果,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单位发表SCI论文283篇,其中IF10以上的高影响力论文115篇,占比超40%;以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单位发表《Nature》1... 详情 朱海明课题组JACS:低维铅卤半导体激发态瞬时二价铅离子歧化诱导的激子自陷和宽谱发光 近年来,低维铅卤钙钛矿半导体材料由于独特的高效稳定白光发光,成为下一代单组分白光发射材料的优异候选者。然而,光激发下产生的激发态物种及其与无机晶格耦合情况还是未知,制约了人们对白光发射半导体材料的深入理解和理性设计。近日,朱海明课题组选择典型一维和二维铅卤半导体,发现Pb2+的光致瞬时歧化诱导产生的激子自陷和宽光谱发射现象。通过课题组自主开发、搭建的超快光谱系统,直接对低维铅卤半导体单晶的激发态... 详情 方群教授团队发布全自动单细胞蛋白质组分析平台(转载) 详情 喜报:化学系喜获浙江大学2022年度发展联络工作先进个人贡献奖、2023年度先进集体两项荣誉! 2024年3月1日,浙江大学发展联络大会在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求是大讲堂隆重举行。会议表彰了2022年度和2023年度浙江大学发展联络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共有10家单位和11位个人因在校友发展联络和基金工作方面的突出贡献而获得学校表彰。化学系获2023年度发展联络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这是化学系在获2021年度学校发展联络工作先进集体后短时间内再一次荣获这一殊荣;李浩然教授获2022年度发展联络先进个人贡献奖荣誉称号。李浩然... 详情 喜报:化学系王勇教授荣获2023年度“青山科技奖” 3月1日,2023年度“青山科技奖”获奖名单正式揭晓。根据《2023年度“青山科技奖”章程》,经专家委员会评审、公示,确定10人获得2023年度“青山科技奖”,我系王勇教授入选。 为助力国家双碳目标实现,促进行业绿色低碳转型,美团发起青山科技基金及“青山科技奖”,依托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等全国性行业组织优势,资助鼓励更多科研工作者投身相关科技研发及前沿交叉领域。“青山科技奖”每年评审授奖一次,每次... 详情 喜报:李昊教授荣获2024年度英国皇家学会Cram Lehn Pedersen奖 英国皇家化学会(RSC)于2011年设立Cram Lehn Pedersen奖。该奖项以1987年三位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命名,奖励获得博士学位10年内,在超分子化学领域做出原创性贡献的中青年科学家。2024年,Cram Lehn Pedersen奖授予了我系李昊教授。此前,我系黄飞鹤教授也曾荣获2015年度Cram Lehn Pedersen奖。浙江大学也成为第三所有两位学者获奖的单位,另外两所大学分别是英国剑桥大学和美国达特茅斯学院,目前共有四位华人学者获此奖项。附:Cra... 详情 史炳锋教授团队Angew. Chem. Int. Ed.:电化学促进的铑/手性酸催化不对称碳氢键插炔环化合成手性亚砜亚胺 近年来,电化学促进的过渡金属催化不对称碳氢键活化为手性分子的绿色高效构筑提供了新的思路。近日,史炳锋教授课题组报道了首例非手性Cp*M/手性羧酸催化的不对称碳氢键插炔环化反应合成手性亚砜亚胺。该反应以电子作为唯一的无痕氧化剂,具有良好的底物兼容性。作者设计了简单易操作的外循环间歇式反应器,通过放大反应验证了该方法的实用性。同时,作者对关键的手性Cp*Rh(III)中间体的分离、表征和转化,为Rh(III)/Rh(I)电催化循... 详情 热烈祝贺黄飞鹤教授当选2023年度中国化学会会士(FCCS) 1月25日,中国化学会公布了2023年度中国化学会会士(Fellow of the Chinese Chemical Society, FCCS)名单。根据《中国化学会会士条例》,经中国化学会会士提名,会士工作委员会审议、常务理事会投票等程序,选举产生了34位会士,分别来自国内高校和科研院所等28个单位,我系黄飞鹤教授当选。此外3位化学系系友陈红征、占肖卫和陈传峰同时当选。谨向四位教授致以热烈的祝贺!中国化学会自2019年设立会士制度,旨在鼓励会员不断攀登... 详情 金一政教授课题组在Nature Photonics发表论文 近日,Nature Photonics杂志在线发表了浙江大学钙钛矿发光研究团队最新成果,研究人员提出了一种开关可控的氧化锌/钙钛矿界面反应的材料设计思路,充分利用氧化锌/钙钛矿的界面反应,制备出高质量CsPbI3钙钛矿薄膜,同时避免了持续界面反应带来的稳定性难题,实现了目前最高亮度、最稳定的溶液法深红光LED器件。论文通讯作者为浙江大学刘杨博士、叶志镇院士和金一政教授;论文第一作者为浙江大学博士生曾杰俊、孙晓悦。  ... 详情 吴起教授课题组Angew:工程化改造光敏脱羧酶催化草酸酯动力学拆分反应 手性分子由于其理化特性与手性构型高度相关。因此,选择性制备具有特定立体构型的光学纯分子十分重要。生物催化由于具有催化高效性、底物专一性、高立体选择性等优势而成为了手性不对称合成的重要方法和研究热点。通过蛋白工程,将一种特定酶的立体选择性进行有效调控,实现精准合成(R)或(S)特定构型的光学纯分子是有挑战性的。近日,吴起课题组利用聚焦理性迭代定点突变 (FRISM) 策略对来源于小球藻的脂肪酸光脱羧酶 (fatty acid ... 详情 每页 10 记录 总共 1065 记录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页码 11/107 跳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