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实践启新程 校企协同育英才——化学系2025年本科生暑期实习开展新模式
2025年暑期,为进一步深化本科生实践育人效果,打破传统实习局限,在李啸风老师与毛侦军老师的统筹策划下,化学系首次尝试并推行本科生实习新模式。该模式以“自主报名、双向选拔、深度实践”为核心,经严格筛选后,最终确定14名优秀本科生,分赴苏州斯塔尔公司、杭州化工研究院、浙江公正检测中心及杭州市食品药品检验科学研究院四家行业内优质企事业单位,开启为期一个月的沉浸式实习。
实习期间,为确保实践质量与学生安全,带课老师前往各实习单位开展走访慰问,不仅现场指导学生梳理实习重点、解决专业难题,还与实习单位领导深度沟通,委托其从岗位实践、生活保障等多维度关注学生成长,为实习生搭建起“学校-单位”双重护航的实践平台。
9月14日,李啸风、毛侦军两位老师牵头组织本科生实习总结交流会。会上,14名实习生通过PPT系统呈现了实习期间的工作内容、技术突破与成果收获——从实验室数据分析到项目流程梳理,从行业标准解读到实际问题解决,全面展现了一个月来的成长轨迹。经实践检验,学生们在实验操作熟练度、数据分析能力等专业技能,行业发展趋势把握、岗位职能理解等职业认知,团队协作、沟通表达等综合素养方面均实现显著提升,再次印证了“实践出真知”,进一步凸显了实习实践在高素质人才培养中的关键作用。
本次实习获得了合作企事业单位的高度认可:各单位均反馈,浙大化学系学生展现出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极强的学习适应能力与严谨的工作态度;其中,2名学生参与的企业研发项目已成功进入成果转化阶段,成为校企协同育人的生动例证,充分彰显了浙大学子的卓越风采与创新潜力。
此次暑期实习新模式的探索,不仅为本科生提供了“走进行业、学以致用”的优质平台,更为学校今后进一步拓展实习资源、优化实践教学体系积累了宝贵经验。在此,特别向苏州斯塔尔公司、杭州化工研究院、浙江公正检测中心及杭州市食品药品检验科学研究院的大力支持表示诚挚感谢。
部分学生代表实习感言:
周娅彤:此次实习给了我一个机会,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下真正地体会到在就业市场中与在学校内的区别,最直观的感受是“校园知识”与“职场实践”存在明显差距,实习中我体会到工作内容的紧凑,对实验能力的考察不仅是掌握流程,更关键的是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后续学习里,我会在完善理论体系的同时,着重锻炼实操技术,保持实习期间思考总结、及时记录的习惯,让学习更有方向。
颜予卿:在浙江公正检验中心为期一月的实习,是一次深刻的理论与实践交融之旅,是我职业启航的第一课。我不仅深入参与了农残、脂肪、脂肪酸等项目的检测工作,系统学习了从样品前处理到仪器分析的全流程,还将课本知识转化为了解决真实问题的能力。此次实习提升了我的动手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深化了我对检测行业公正性与科学性的理解,锻炼了我的团队协作能力,为我未来的学业发展与职业道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阿依别克·阿斯哈尔:在杭州市化工研究院开展的为期一个月的实习让我深刻体会科研严谨性,熟练掌握精密仪器操作,学会数据误差分析。虽部分实验未达预期,但明晰了方案可行性论证与预实验的重要性。研究院的科研氛围与前辈指导令我受益,未来我将更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提升科研能力。
龙锦轩:本次实习让我深刻体会到化学理论与工业实践的紧密联系。通过参与聚氨酯合成革的研发全流程,我不仅巩固了高分子化学与表界面科学的知识,更学习到如何在实际生产中解决复杂问题。感谢毛老师、李老师以及斯塔尔公司前辈们的悉心指导,让我对行业技术需求和研发体系有了更直观的认识,也明晰了我未来学科研究的方向。这段经历将成为我连接学术与产业、走向专业成长的重要桥梁。
肖志:很高兴也很荣幸能有这次实习机会去杭州市食品药品检验科学研究院学习,非常感谢李老师、毛老师的协调安排,这段时间的实习让我大开眼界,课堂的理论知识在这里得到了具象化。以前用药的时候根本不会关注药物的含量和执行标准,学习之后才发现短短一个标准后蕴含的内容之多,其背后更是许多药检从业人员努力的结果。本次实习也让我认识了很多优秀的老师,这更加坚定了我对化学专业的热爱,未来我会继续努力,争取让自己有更大的突破!
供稿:李啸风 毛侦军 邹尔纯
编辑:邹尔纯
审核:王林军
终审:张曼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