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系本科生赴英国贝尔法斯特女王大学交流学习
7月19日,经过22个小时的飞行,三位来自浙江大学化学系的学子抵达了英国贝尔法斯特女王大学。女王大学以其深厚的历史底蕴和高水平的教学研究而闻名,是有着“英国常青藤”之称的罗素大学集团成员之一,共五次荣获泰晤士高等教育奖,走出过三位诺贝尔奖获得者。长途飞行的疲惫丝毫未减弱化学系学子的热情,学子们即将沉浸于英伦文化与女王大学的学习氛围,并将所思所感带回浙大。
01 寻芳·知识之斓
本次交流项目分为可持续发展、生命科学和职业生涯规划三个板块,聚焦绿色化学和生态可持续发展的未来发展战略。首周课程以“可持续发展”为主要议题进行探索。Haresh Manyar教授带领我们通过全局视角了解了目前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挑战和到2030年我们将要达成的目标,介绍了化学如何通过计算和实验帮助人们寻找最优的生产路径和获得最大的生产效益:从哈伯首次实现合成氨,到现如今众多的高效催化剂实现转化率的进一步提升,无数学者在绿色化学的领域深耕,为地球的可持续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这一周,我们还接触了新型能源的储存和使用。在Junhan Cheng教授的带领之下,我们学习了氢能、电能、风能等新能源的储存和利用,并学会了通过查阅数据判断一个地区最适合的能量来源,并将化学知识和计算机知识相结合,利用python编程设计了一款新型电池以实现曼彻斯特和邓迪之间的陆路运输;David Rooney教授则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化学和地理信息科学结合的新世界,利用GIS技术分析每一个地区的情况,以找寻最佳的获取能源的化学方法,更让我们深刻领略了学科交叉的重要作用和可持续发展领域的发展历程。
进入第二周,课程的中心开始向生命科学转移。课程内容涵盖了阿司匹林等药物的制备、固态生物膜、生物高分子、生物材料等学科前沿内容,带领我们探索生命科学的无限潜力,展现化学在生命科学中的巨大应用和重要作用,让我们理解生命体内无时无刻不在发生的化学过程,感受身边时刻存在的化学现象。
除了理论课程,诸多的实践课程也让我们收获颇丰。我们走进实验室,参观了固体核磁共振仪、LC-MS等前沿分析设备,并自己动手合成了扑热息痛和阿司匹林两种药物;我们走进工厂,实地了解如何减少畜牧过程中的甲烷排放和如何利用甲烷和生物质发酵进行发电;我们探究了采用怎样的甘油、水和洗洁精配比,能让吹出来的泡泡直径更大;我们进行了汇报,向老师展现我们的探究成果和对绿色化学的理解。在汇报中,化学系的学子凭借过硬的能力和充足的准备,在众多小组之中脱颖而出,得到了女王大学的嘉奖。最后一周的职业生涯规划主题,让我们更好地了解自己,明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这些实践课程让我们不再“纸上谈兵”,而帮助我们真正进入生产和科研一线,更好地了解化学,了解自己,提升学习和认识世界的能力。
02 揽胜·文化之韵
“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费孝通先生对于不同文化的十六字箴言仍在回响。学习之余,英伦三岛的特色文化也是我们津津乐道的话题。我们在巨人之路体会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在泰坦尼克博物馆体悟“永不沉没的巨轮”背后的故事,在唐城城堡穿越回千年前的皇家生活,在爱丁堡的卡尔顿山聆听苏格兰风笛的余韵,在伦敦的大本钟下感受月亮和六便士的浪漫。
四周的时间,并不足以让我们深入探索这个国家。旅程的句号,已经缓缓画下。8月16日,在女王大学的加拿大厅中,随着课程证书的颁发,为期30天的旅程告一段落。然而,来自贝尔法斯特市政厅的钟声会伴着我们跨越大洋,迎接未来全新的生活和挑战。Belfast, to the very best of times.
03 映心·体悟之澈
为期四周的教学安排紧凑而充实,课程内容环环相扣,让我在系统学习中获益良多。通过与小组同学的密切协作和走出校园的实践活动,我不仅提升了团队合作能力,也更直观地理解了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结。此外,Maggie的奶昔真的好好喝哇!
——林峥宇
此次参加女王大学的EPS国际暑期学校是一次极为充实和难忘的体验。暑期学校的课程设计非常出色,紧密围绕可持续发展和医疗健康等全球前沿议题,通过VR化工工厂体验、二氧化碳转化技术等理论与实践环节,让我对化学工程的实际应用有了更深的理解。此外,参观泰坦尼克博物馆、巨人之路等文化活动,不仅丰富了见闻,更促进了与国际同行的交流。整个项目不仅提升了我的专业知识和科研技能,更锻炼了团队协作与创新思维。
——胡心宁
女王大学的四周时光,转瞬即逝却又收获满满。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我不仅深化了对绿色化学原理与前沿的认知,更亲眼见到了化学在应对农业与能源挑战中的实际应用,深刻体会到科学与现实世界的紧密联结。与此同时,在与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师生交流中,我进一步了解了英国的文化与社会,结识了一批志同道合的朋友,并在真实的语境中锻炼了自己的英语表达能力。这段经历虽短,却开阔了我的视野,也为我未来的人生旅程增添了新的维度。
——徐丁昊
图文:林峥宇
编辑:张维娅 邹尔纯
审核:王林军
终审:张曼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