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系史炳锋教授课题组直博生钱璞凡赴德参加第74届林岛诺贝尔奖获得者大会并访问德国高校和科研机构
2025年6月下旬至7月初,第74届诺贝尔奖获得者大会在德国林岛举行。我系史炳锋教授课题组2022级直博生钱璞凡经学校推荐、中德专家函评、联合会评及德国林岛诺贝尔奖获得者大会基金会最终确认,入选中国代表团,受邀参加本次大会,并在会前对德国高校和科研机构展开了访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主任窦贤康院士为入选学生颁发证书
自1951年创立,林岛诺贝尔奖获得者大会每年都会邀请物理学、化学、生理学或医学等领域的诺贝尔奖得主与全球各地的青年学者相聚一堂,共同探讨科学前沿问题。今年会议主题聚焦于化学,汇集了30余位诺贝尔奖得主和近600位来自世界80多个国家的青年科学家,探讨化学学科相关话题,研讨未来化学的发展。会上,多位诺贝尔奖得主分享了精彩的学术报告,同时就当前全球科学发展面临的挑战分享了他们的见解。大会还组织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文化交流活动,为青年学者提供了与诺奖得主自由交谈、深入交流思想的宝贵机会。会议期间,钱璞凡同学与Frances H. Arnold教授、Sir David W.C. MacMillan教授等多位诺贝尔奖得主进行了面对面交流,深入探讨不对称催化、生物催化与光催化等前沿话题。
钱璞凡同学与诺贝尔奖获得者Sir David W.C. MacMillan教授在午餐会上交流
会前,钱璞凡同学随团先后到访了波恩大学、吉森大学、拜罗伊特大学、慕尼黑工业大学和德国科学基金会(DFG)等德国知名高校及科研机构,并与德国高校教授、研究人员展开深入交流。期间,钱璞凡同学参加了多场关于分子反应动力学、光谱学、电催化与材料可持续利用等主题的学术报告与实验室参访活动,深入了解德国在化学领域的科研体系与研究前沿。代表团还参访了拜罗伊特新材料有限公司(Neue Materialien Bayreuth GmbH),这一集研发、转化、应用于一体的科研企业平台展示了德国产学研融合的典范经验,代表团成员对此印象深刻。
中国代表团访问德国科学基金会
此次出访不仅是一次宝贵的国际学术交流机会,也进一步提升了我院青年学生的全球视野与科研素养。钱璞凡同学表示,此次经历坚定了其未来投身科研、拓展交叉合作的决心,并将继续在有机合成与催化方向深耕前行,努力为推动化学科学发展贡献浙大力量。
浙江大学化学系秉持“求是创新”的校训精神,始终高度重视青年科研人才的培养与国际交流合作,积极搭建高水平的学术发展平台,鼓励学生走向国际舞台、与世界一流科学家对话,在全球科研舞台持续展现浙大化学的学术影响力与人才培养成效。
图片:钱璞凡
文字:钱璞凡 蒋艳
编辑:邹尔纯
初审:林旭锋
终审:丁立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