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单细胞蛋白质组学术会议召开
7月2日至3日,“首届单细胞蛋白质组学术会议”在杭州举行。此次会议由人体蛋白质组导航国际大科学(π-HuB)计划主办,浙江大学化学系和浙江大学杭州国际科创中心承办,是国内首次以单细胞蛋白质组这一国际前沿技术为主题的学术会议。
出席会议的嘉宾包括国家蛋白质科学中心(北京)贺福初院士、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张玉奎院士、中国科学院杭州医学研究所谭蔚泓院士,以及浙江大学副校长王靖岱、浙江大学杭州国际科创中心书记董世洪、浙江大学化学系副主任林旭锋、浙江大学杭州国际科创中心副主任方磊等。此外,还有200余位来自全国各地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医疗机构和仪器厂商的专家学者、研究生及产业界代表参会。本次会议由贺福初院士担任大会主席,浙江大学化学系教授方群和国家蛋白质科学中心(北京)/广州实验室研究员杨靖担任大会执行主席。
会议集体合影
开幕仪式,共启学术交流
在开幕式上,浙江大学副校长王靖岱为本次会议致欢迎辞,他代表承办单位对与会嘉宾表示热烈欢迎,向各位专家学者长期以来对浙江大学的关心和支持表示诚挚的感谢。他表示,贺院士和π-HuB计划能够把承办首届单细胞蛋白质组学术会议的光荣任务交给浙江大学,学校倍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今后学校和化学系将继续大力支持π-HuB计划,力争为该领域的发展做出更大贡献,期待本次会议能够为相关领域的学科交叉与产学研合作提供良好的平台。
浙江大学副校长王靖岱到会致欢迎辞
随后,本次会议大会主席贺福初院士致开幕辞。他指出,蛋白质组学已从人体组织水平迈向单细胞分辨率,单细胞蛋白质组技术的革新将深刻影响精准医学和转化医学的未来发展方向。我国在单细胞蛋白质组学领域已跻身世界前列,他呼吁各学科领域共同推动单细胞蛋白质组技术的标准化和技术转化,并预祝本次大会取得圆满成功。会议开幕式由大会执行主席杨靖研究员全程主持,大会执行主席方群教授在开幕式上代表会议组委会介绍了会议筹备和组织情况。
国家蛋白质科学中心(北京)贺福初院士到会致开幕辞
浙江大学化学系副主任林旭锋参加大会开幕式
大会执行主席、国家蛋白质科学中心(北京)/广州实验室研究员杨靖主持开幕式
大会执行主席、浙江大学化学系教授方群在开幕式发言
专家齐聚,共话技术革新
本次会议围绕技术创新、算法研发、临床应用和产业转化四大主题,设置了4个大会报告、21个邀请报告、5个口头报告和2个产业技术报告,内容涵盖单细胞蛋白质组新技术与新方法、单细胞空间蛋白质组学技术、AI驱动的单细胞蛋白质组数据分析与挖掘、单细胞蛋白质组技术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以及高灵敏高分辨质谱仪器发展现状等。
在大会特邀报告环节,贺福初院士、张玉奎院士、谭蔚泓院士以及丹麦哥本哈根大学Jesper V. Olsen教授,分别从基础研究、技术创新和临床转化等不同维度,系统展示了各自团队在单细胞蛋白质组学领域取得的重要突破。他们分享了前沿研究成果和独到见解,也对学科未来发展方向提出了前瞻性思考,为与会学者提供了丰富的学术交流内容。
国家蛋白质科学中心(北京)贺福初院士作大会报告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张玉奎院士作大会报告
中国科学院杭州医学研究所谭蔚泓院士作大会报告
丹麦哥本哈根大学Jesper V. Olsen教授作大会报告
本次会议还邀请了来自全国各地21位单细胞蛋白质组领域的顶尖专家,他们围绕单细胞、空间、活细胞、微流控、前处理、色谱、质谱、抗体、多组学、AI 数据解析、生物医学应用等主题,带来了聚焦技术应用前沿与学科交叉融合的学术报告,展现了该领域在方法创新与应用突破方面的丰富成果。
其中,浙江大学化学系教授方群作了题为“基于微流控技术的单细胞蛋白质组和多组学分析”的邀请报告。他以微流控技术为切入点,围绕自主研发的序控液滴阵列(SODA)技术,详细介绍了研究团队二十余年的发展历程详细介绍了研究团队在单细胞蛋白质组领域二十余年的发展历程:2004年,团队开始参与杨芃原教授和方肇伦院士设计的微流控芯片单细胞蛋白质组研究预研项目;2018年,团队与黄超兰研究员合作首次在国际上实现哺乳动物体细胞的单细胞蛋白质组分析;2020年,在浙江大学化学系支持下,团队自主发展点取式单细胞蛋白质组分析流程,实现单细胞中蛋白质鉴定种类突破3000种;2024年于浙江大学杭州国际科创中心建成全自动单细胞蛋白质组分析平台。借助该分析平台,方群教授团队已与浙江大学医学院良渚实验室、浙二医院、浙一医院、邵逸夫医院、妇产科医院和浙江省肿瘤医院等合作,在肿瘤耐药、肿瘤免疫互作、生殖发育等领域开展单细胞蛋白质组及多组学研究。近期,其团队与海南医科院夏立教授、上海易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合作进行的超深度单细胞蛋白质组研究,实现单个细胞中平均6500种蛋白质的鉴定深度,取得了新的研究成果。
浙江大学化学系教授方群作邀请报告
产业联动,推动技术落地
浙江大学化学系教授方群还受邀参与了本次会议的产业化论坛。该论坛由广东智慧医学国际研究院发起并组织,受邀嘉宾还包括国家蛋白质科学中心(北京)/广州实验室研究员杨靖、中国医学科学院系统医学研究院研究员叶子璐、浙江省肿瘤医院主任宋正波、杭州景杰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CEO程仲毅等。各位嘉宾分别从基础科学研究、产业化发展和临床应用的角度,共同探讨了单细胞蛋白质组学技术转化面临的机遇与挑战,通过多视角交流,合力勾勒单细胞蛋白质组学技术转化的路线图。
产业化论坛研讨现场
闭幕总结,展望领域发展
本次大会凭借密集充实的议程安排和高质量的学术报告,为单细胞蛋白质组学领域搭建了一次富有成效的学术交流平台。顶尖的学术阵容带来了高质量、高水平的大会报告和邀请报告,会议现场学术氛围浓厚、座无虚席,报告内容充实,茶歇期间讨论热烈、交流充分,为与会专家学者和研究生提供了良好的交流机会。多位与会专家表示,这样的高质量学术平台将有力推动我国在该领域的创新发展。
会议现场交流气氛热烈
大会主席贺福初院士在闭幕式总结致辞中回顾,从国际人类肝脏蛋白质组计划的风生云起,到如今π-HuB计划的风生水起,我国蛋白质组学研究已经走过了不平凡的二十年发展历程。尽管期间历尽波折,依旧奋起直追,实现了从跟跑到并跑,甚至在部分领域领跑的跨越式发展。他指出,单细胞蛋白质组学技术是π-HuB计划的新引擎,也是中国生命科学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支点,希望该技术在下一个十年能实现从并跑到领跑的突破,乃至在全球生命科学领域掀起惊涛骇浪。这需要资深科学家引领、青年人才接续奋斗,以及跨学科、跨领域的协同创新,呼吁以此次会议为起点,共同推动中国蛋白质组学发展。
最后,大会执行主席方群教授代表组委会宣布会议闭幕,同时启动下一届单细胞蛋白质组学术会议的承办申请工作。该会议由π-HuB计划主办,将形成年度系列会议,继续秉持 “前沿性、专业性、互动性” 理念,扩大国际参与度,助力π-HuB计划实施,推动我国单细胞蛋白质组学研究迈向世界领先水平。
文字:方群教授课题组 邹尔纯
图片:百步会展
编辑:黄珍珍、邹尔纯
审核:林旭锋
终审:丁立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