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系党委“强雁计划”第三期:首届启真化学高峰论坛暨化学系110周年系庆论坛顺利举办

来源:浙江大学化学系 发布时间:2024-11-05   383


为促进学科间的紧密联系与交叉合作,着力推动化学学科发展,首届启真化学高峰论坛暨化学系110周年系庆论坛于20241025日至27日,在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举行。会议由浙江大学化学系主办,化学系有机与药物化学研究所、有机与药物化学教工党支部协办。中国科学院院士麻生明、化学系教授委员会主任彭笑刚、化学系常务副系主任史炳锋担任会议主席。来自全国各高校、科研院所的150余位专家学者、学生参会。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唐勇、俞飚、游书力分别作大会报告。唐勇院士介绍了在乙烯可控性聚合方面的研究进展,包括开发极低支化度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发展催化乙烯合成树枝状聚乙烯的新型高效催化体系,以及相关研究在润滑基础材料等方面的工业应用案例。唐院士以自身的研究经历鼓励科研成果要走出实验室,切实服务于社会发展和民生建设。俞飚院士重点讲述了该团队基于“俞氏”金催化糖苷化反应高效组装合成非蛋白强效抗冻分子甘露木聚糖的相关研究,以风趣幽默的方式讲述了研究过程中遇到的酸甜苦辣,并告诫研究工作者科研要秉承认真严谨的工作态度,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游书力院士首次介绍了该团队在开发手性Z-烯烃高效精准合成方面取得的令人瞩目的科研成果,通过详尽的机理研究,抽丝剥茧,探究反应过程中手性配体和催化剂的立体控制机制。

来自浙江大学化学系的李浩然教授、黄飞鹤教授、唐睿康教授和浙江大学化学工程与生物工程学院的申有青教授也分别介绍了其团队的代表性研究成果,包括脂溶性维生素和萜类香料的合成及产业化、基于分子尺度的运动构建具有宏观相应高分子、仿生材料新技术研究和生物医用功能高分子的设计与合成。此外,全国28个科研单位的47位专家学者作特邀报告。例如: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龚流柱教授介绍了烯丙基碳-氢键催化不对称官能化反应的相关研究进展;南方科技大学的夏海平教授介绍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碳龙化学”的合成、不对称催化以及应用等方面的研究成果;湖南大学的王双印教授讲述了如何利用电催化实现氮气分子、二氧化碳分子等资源小分子的催化转化等,内容涵盖有机合成、无机合成、功能有机材料化学等前沿领域,共同探讨了化学领域的研究现状、机遇和挑战,大力推动了化学学科跨越式高质量发展。此次会议还为年轻学者提供了宝贵的学习交流平台。有8位化学系青年学者作口头报告,简单介绍了他们入职浙大化学系后的研究成果,与参会专家深入交流,聆听专家的专业建议和批评指正,明确科研目标,并指明未来职业发展方向。

化学系青年教师和同学们积极参与,特别珍惜难得的学习和交流机会,纷纷向各位专家学者求教问学。大家表示,这次会议使自己感受到了学术探讨的魅力,开阔了学术视野,提升了专业素养和创新能力。

长风万里启新程。化学系将持续打磨各类学术交流平台,打造具有浙大化学品牌效应的高端学术交流平台,不断吸引国内外高层次专家们莅临交流,为师生们多多提供宝贵的交流和学习机会,助力化学系青年人才的成长与发展。


图片:启真会展

文字:姚启钧 李杨 邹尔纯

编辑:邹尔纯

审核:史炳锋 陆展

终审:丁立仲


Copyright © 2020 浙江大学化学系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 寸草心科技     管理登录

    您是第 1325792 位访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