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级求是班冯皓同学参加国际基因机器设计大赛(iGEM)大赛荣获金牌

来源:浙江大学化学系 发布时间:2015-10-12   3161

美国时间2015年9月28日,浙江大学iGEM团队----ZJU-China再次在国际基因机器设计大赛(iGEM)中荣获金牌,这是浙江大学代表队第6次参加此比赛,第四次斩获金牌。团队由来自各个学院的15名本科生组成,其中包括生科院9人,农学院2人,医学院1人,化学系1人,物理系1人,光电系1人,化工系1人,电气学院1人。我系求是科学班13级冯皓同学参加了本次大赛。
国际基因机器设计大赛(International Genetically Engineered Machine Competition,iGEM)是合成生物学(Synthetic Biology)领域的最高国际性学术竞赛。该竞赛期望通过竞赛的形式,回答合成生物学中的核心问题——能否在活细胞中使用可互换的标准化组件构建简单的生物系统,并且加以操纵。每支队伍尝试使用标准化后的生物模块元件库,利用标准化的基因工程方法,以特定目的拼装人工生物系统,并进行操纵和测量。
竞赛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 2003 年创办,2005年发展成为国际赛事,2008 年有21个国家和地区的 84 支队伍参赛,2009年有112支队伍参赛,国际知名的大学如MIT, Harvard, Stanford,Berkeley, Cambridge均参加角逐,中国高校中厦门大学、北大、清华、中科大、上海交大、天津大学也都参与2009年竞赛。2010年,浙江大学也开始参与此项比赛并且取得骄人成绩。每年的竞赛受到 Nature,Science,Scientific American,Economists 等杂志,以及 BBC 这样的传统媒体的关注并进行专题报道。
附:冯皓同学参赛感言
不知不觉半年光景过去,iGEM终于落幕了。这半年,有欢笑,有泪水,经历了很多我曾经从未经历过的事情,在这里我不仅学到了知识,更获得了很多在课堂和实验室里掌握不到的人生经验,在这里,我开始了成长。我是iGEM-2015队员——冯皓。
面对着完全学生自治的实验室,整个项目,从选题到立项,从实验到结题,整个过程都是由我们自己完成。没有老师的指导,我们只能满世界的发邮件,寻求来自世界各地的帮助,咨询各个领域的教授和研究生;没有实验仪器,我们只能自发的联系各个校区和院系的实验员,不断的借用其他实验室的实验时间。
在参与比赛之前,我曾在实验室呆过半年光景,积累了一定的科研基础。然而,当我进入iGEM后我才发现,半年里学到的东西在这里根本不够用,项目里遇到的情况都是我以前从未遇见的,这些我都只能自己默默的啃文献,一点点的摸着石头过河。
作为本届队里唯一的化学专业学生,我领导着iGEM实验中的化学实验部分。iGEM本是一个以生物为核心的多学科的综合性科研比赛,进队之前虽然我也积累了其他专业的一些知识,但对比赛而言还是远远不够的,和生物或其他专业的同学交流,有时也会出现专业差异上的障碍。我们在比赛过程中不断的磨合,也不断的从彼此身上学到新的知识。
半年的朝夕相处,让我结识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在这段时光里,我们一同经历了开心的事,也经历了不开心的事。曾经的我本以为靠自己的思考和对周围的观察便可以了解一切,但在iGEM里呆的越久,我越发现和他人的交流是多么的重要,在交流中你可以从他人处了解不一样的自己,理解一个更加全面的自己。我在和大家的相处中不断的认识自己,完善自己,逐渐成长起来,也越来越喜欢和人交流了。
半年的iGEM让我收获到了前所未有的丰富知识和经验,结识到了贴心的朋友,这半年,是我最难忘的半年,也是我最值得拥有的半年。
于波士顿国家历史公园留念
 
本文中部分内容摘自浙江大学医学院微信公众号

Copyright © 2020 浙江大学化学系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 寸草心科技     管理登录

    您是第 1325792 位访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