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系大牛教授与低年级本科生“约会”
来源:浙江大学化学系
发布时间:2014-04-09
16139
与智者同行,你会不同凡响,与高人为伍,你能登上巅峰。3月29日上午,麻生明、彭笑刚等十余位化学系大牛教授(院士、杰青等)与200多位低年级本科生相约启真求是厅,参加“我与化学有个约会”主题展示交流活动。教授们向同学展示了化学的“绿色”和奇妙,分享了彼此的化学人生。
麻生明院士曾师从2010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Ei-ichi Negishi教授,近日恰逢Ei-ichi Negishi来到浙大做客启真海外名师大讲堂,麻生明教授随即引用了Ei-ichi Negishi教授的语言阐述了化学学科的特点:“Chemistry is full of magic moments”,化学既是研究自然界物质与转化的学科,更是创造新物质与新方法的学科。潘远江教授回想自己选择化学缘于中学老师的一句话:“你想主宰自己,你可以选择化学”。化学系刚刚从海外引进的年轻的80后特聘研究员陆展老师与同龄人分享了中学时对化学实验创造新物质异常惊讶,认为化学是有趣的创造性的学科。王从敏老师直言化学的魅力在其极强的创造性。
在交流会上,许宜铭教授向同学们介绍了光敏剂及光电化学电池如何转化利用太阳能的过程;同样研究太阳能利用的陆展老师则主要介绍了通过化学如何降低能源利用成本。而在环境保护上,肖丰收老师通过合成超级吸附材料来清除水体污染引发起了同学们极高的兴趣;当潘远江老师介绍了课题组在2013年杭州自来水异味事件中帮助抓住“元凶”时,参会的同学顿感由衷的自豪。
谈到对化学的理解,教授认为,化学是一门基础学科,与其他基础性学科相比较,化学还很年轻,还处在一个很好的发展期,是21世纪的中心学科;化学研究成果被广泛应用于能源、材料、环境、航天和医药健康领域,雾霾、白色污染、水体污染、能源危机,这些21世纪人类的最大难题也是化学家们直面的课题。这些演讲得到参会同学的强烈共鸣。
明师不单要授业、要解惑,更要传道。许宜铭老师告诫同学们“比之聪明,勤奋更重要”。彭笑刚老师更是强调了学习应当以“乐”为舟,实现“人之为人”的全人教育:他提出教育的目标是要培养身心健康、灵魂独立和思想自由的个体。灵魂独立要做到“我的人生我作主”,更要强调“我的人生我负责”;思想自由不是胡作非为,而是要遵循亚里士多德的“中道”思想,强调适度的美德;号召同学们在学习中要尊重老师,但不要迷信老师,“爱吾师”,更要“爱真理”;学习科研作为一种人生,必须要有“乐道”精神,以“乐”为舟,承载事业,也承载人生。
浙江大学化学系自1915年建系以来,先后有25位院士在系学习和工作过。近年来,化学系取得了斐人的成绩。2014年3月,EIC(EIC――世界著名出版机构,美国科技信息所,《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科学论文排名,化学系位列全球第30名,与清华大学比肩位列国内高校榜首。
通过这次主题交流展示会,很好地展示了化学学科的魅力,让学生们了解了学科前沿信息,增进了低年级同学对化学学科的兴趣和认知,一位同学感慨到:“听了教授们的演讲,我才知道化学学科肩负着延续人类能源命脉的重任。”还有一位学生说到:“原以为化学都是试剂药品,原来化学也可以是绿色的。”戏谑地发出感慨:“不支持我学化学的妹子我宁可不要!”此次活动由化学系团委承办,王利剑老师带领20余位学生骨干对活动进行了很好的策划和组织,活动很好地展示了一流学科教师的风采,促进低年级本科同学与化学系资深教授建立联系、增进交流。“约会”的最后,化学系特邀100名一年级同学与教授们共进化学“巴菲特午餐”。我系领导马晓微、方文军、胡吉明、汤谷平等参加了全程活动,

彭笑刚教授

王从敏教授

杜西蒙研究员

陆展研究员


方群教授 许宜铭教授


肖丰收教授 潘远江教授


麻生明院士 胡吉明教授(副系主任,主持会议)
组图一:老师们的精彩演讲




组图二:学生们在认真聆听

组图三:会场内外的互动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