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系召开“守望心灵”主题讲座
来源:浙江大学化学系
发布时间:2013-05-29
1562
5月22日下午,我系邀请到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祝一虹老师来到玉泉教八500会议室,以“守望心灵”为主题,为同学们作有关心理健康自我保健的辅导讲座,马晓微、王利剑老师陪同参加。
祝老师以《麦田的守望者》为开场,切入主题,希望大家作心灵的守望者。随后,祝老师介绍了目前学界关于心理健康标准的几种理论:有奥尔波特的7个标准理论,也有马斯洛、密特尔曼的10条标准理论。祝老师说到,对于以上几种标准,我们应该有正确的认识:首先应该兼顾内、外两个方面;其次应该认识到心理健康是一种状态,更是一种过程,我们要动态地看待心理健康问题;再者,心理健康归根结底是一种人生态度,我们要了解自己、欣赏自己,不要苛求做完人或超人,要对未来充满憧憬和希望。
接下来,祝老师又和大家分享了如何看待心理问题的一些观点。提出人的心理问题是普遍存在的,只是程度不同而已;心理健康到不健康是一个连续谱;大家千万不要等到最差的状况发生后才去想到求助。
祝老师继续给大家分析心理不健康的一些信号,一般体现在认知(记忆力、注意力等)的改变、情绪障碍(情绪低落、忐忑不安等)、行为障碍(睡眠障碍、人际交往障碍等)以及生理功能障碍(身体容易疲劳、入睡困难或容易觉醒等)。而导致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则主要源自各种心理冲突。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当学会一些应对的技巧:可以通过事件控制来消除或者减弱压力源,对有些事情可以说“NO”,当面对不得不做的事情时,则要坦然接受,用庖丁解牛的方法来分析解决。祝老师还给大家推荐了一些关于放松自己、宣泄情绪的好方法,其中空椅子技术尤其受到了同学们的欢迎。
除了应对技巧外,我们还要增强个人自身的弹性:要寻找生活中的快乐以增强生理的弹性;要改变观念以增强心理的弹性;要寻求社会支持以增强社会弹性。而其中增强心理弹性又是最为关键的。为增强同学们的心理弹性,祝老师通过生动的小故事给大家梳理并讲解了以下几个观点:思想可以使天堂变成地狱,也可以使地狱变成天堂;你看到的是你想看到的,然而它未必就是标准答案;造成压力的并非事件本身,而是我们对事件的看法。
祝老师最后强调,心理疾病是现代社会的常见疾病,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应当及时寻求专业的支持,及时开展心理咨询、危机干预等。她还建议,出现严重的心理和精神疾病,一定要及时送诊就医,保护健康和生命。
通过这次主题讲座,同学们对心理健康有了更为广泛和权威的了解,增强了自身的心理健康意识,同时还掌握了一定的自我调适技巧。

A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