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谷平课题组在药物/基因协同释放的靶向给药系统研究中取得进展

来源:浙江大学化学系 发布时间:2013-01-03   10178

肿瘤治疗中药物/基因协同靶向给药是一种新的药物输送方式。通过结合靶向短肽和抗体以提高非病毒载体的对特异组织和细胞的靶向性,并且可以同时携带化疗药物和治疗基因,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增加安全性和治疗效果是肿瘤治疗的有效方法之一。
汤谷平课题组用环糊精(CyD)偶联低分子量的聚乙烯亚胺(PEI600)制备了具有高基因转染效率的阳离子聚合物(PC)。为提高肿瘤组织的靶向性和渗透性,用具有肿瘤靶向和穿膜双功能的环状肽CC9偶合于PC上,制成靶向载体,该载体携带功能性miRNA-34a,在体外能有效抑制细胞周期,促进细胞凋亡并下调与细胞周期与凋亡相关的蛋白的表达,特别是在体内能明显抑制卵巢癌在模型动物上的生长,研究论文成果发表在2012年《生物材料》(Biomaterials,10.1016/j.biomaterials.2012.12.016,IF=7.4)上,该研究工作由胡青莲和姜启英博士完成。博士研究生胡青莲2012年已经在Biomaterials 上以第一作者发表了两篇论文,分别探讨了阳离子聚合物携带基因进入细胞的途径以及超分子纳米胶束协同运载shRNA和紫杉醇在细胞和模型动物上的应用(Biomaterials. 2012;33:1135;Biomaterials. 2012;33:6580-6591)。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计划和浙江省重点基金的资助下,汤谷平课题组在基因和药物的靶向运输和控制释放上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已经完成了阿霉素与p53基因、阿霉素与pTRAIL基因、紫杉醇与shRNA,靶向短肽YC21及9B9抗体介导下载体材料携带抗肝癌基因药物AChE对肝癌的治疗,研究成果连续在《生物材料》上发表(Biomaterials2011;32:7253,Biomaterials. 2011;32:4849,Biomaterials. 2012;33:1428, Biomaterials. 2012;33:2240, Biomaterials. 2012;33:4597),引起国内外课题组的广泛关注。
 

 

Copyright © 2020 浙江大学化学系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 寸草心科技     管理登录

    您是第 1325792 位访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