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系选手在第八届全国大学生化学实验邀请赛中取得较好成绩

来源:浙江大学化学系 发布时间:2012-07-07   9134

顶着初夏的骄阳和酷暑,2012年7月1日第八届全国大学生化学实验邀请赛在复旦大学隆重开幕。本邀请赛是我国高等学校化学学科面向本科生进行的最高级别比赛,是由教育部高等学校化学教育研究中心主办,并受到教育部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的大力支持。邀请赛的宗旨在于检验我国高等学校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成果、加强交流、总结经验,从而推动大学化学实验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探索培养创新型化学人才的思路、途径和方法。邀请赛每两年举行一届(我系成功承办了2008年的第六届),对提高我国本科生的实践能力和科学素质、推进化学实验教学改革起到了重要作用。
本届邀请赛共有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山大学、兰州大学、南开大学、厦门大学等42所参赛高校。每所参赛高校按照大三本科生人数30%的比例、且总人数不少于30人的规定向承办单位上报学生名单,比赛前两周再随机确定3名选手。
2日下午,126名选手参加了历时2.5小时的笔试。本次笔试题目量多,还有一定题量的问答题,难度较大(最终平均分只有50分左右)。3日一早,选手们按照当场抽签的结果进行了有机及分析、或无机及分析、或物化实验操作考试。本次实验题难度不大,但综合性很强。如,物化实验操作考试中还涉及了有机合成、化学分析实验等内容,很好地考察了选手的综合实验技能。我系代表队的徐俊波、边超群、邢博同学分别参加了有机及分析、无机及分析和物化实验操作考试。
按照邀请赛章程,根据选手的笔试和实验操作总成绩决出奖项,并且只设个人奖。本次比赛第一次将得奖总人数控制在60%,共产生一等奖12名、二等奖24名和三等奖39名。我代表队取得了较好的成绩:边超群和邢博同学均获得二等奖,徐俊波同学也获得了三等奖。闭幕式上,赵华绒老师作为历届承办单位代表,为获奖选手进行颁奖。
邀请赛期间,还进行了全国高等学校化学教师研讨会。方文军老师主持了一场分会场研讨会。曾秀琼老师做了题为“银量法测定几种氯化钴氨配合物中氯含量的比较”,并代李秀玲老师做了“基础化学实验中开设小型综合实验的探讨”专题报告,介绍了实验教学中心在低年级实验教学中的经验和成果,得到与会代表的肯定。
纵观这次邀请赛,我们也看到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高校的差距。北京大学3名选手全部获得一等奖,清华大学、南京大学和厦门大学均获得一等奖2项。此外,我系本次大三本科生只有60多名,学生规模相对于这些高校化学系(或化工系)来说小得多;同时,暑假有些学生要考英语、做课题或出国交流,不能参赛,相对也削减了我系选手的实力。
虽然为期5天的第八届全国大学生化学实验邀请赛已经划上了句号,但是我们要认真总结,继续加强本科生教学、强化学生的理论知识和综合实验技能,力争在由兰州大学承办的第九届邀请赛中取得优异成绩。
(化学实验教学中心曾秀琼)

选手在高铁上学习

我系代表团成员在开幕式上合影

 获奖后合影

 

Copyright © 2020 浙江大学化学系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 寸草心科技     管理登录

    您是第 1325792 位访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