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新闻:七一红色之旅――化学系党总支赴四明山活动
来源:浙江大学化学系
发布时间:2012-07-06
7888
在建党91周年之际,化学系党总支组织部分党员踏上了素有“浙东的延安”之称的余姚市“红色古镇”梁弄,开始了“红色之旅”。这里是以梁弄镇为中心的浙东(四明山)抗日根据地旧址,是抗日战争时期全国19个抗日根据地之一,曾有无数革命志士在这里抛头颅洒热血,留下了四明山革命烈士纪念碑、中共浙东区委旧址、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政治部旧址、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司令部旧址、韬奋书店等众多红色革命遗迹。
余姚四明山烈士墓其所承载的革命历史、事迹和精神之内涵,是开展缅怀学习、参观浏览的主题性旅游活动的好地方。在马晓微书记的带领下,化学系党员向人民英雄纪念碑敬献了花圈。
随后,全体党员参观了位于余姚市河姆渡镇浪墅桥村的河姆渡遗址博物馆,再一次感受了我国悠久的文明历史。河姆渡遗址是我国东南沿海最早的新石器时代遗址,发现于1973年,总面积约4万平方米,年代约为公元前 5000-前3000年,该遗址具有浓郁的江南水乡地域特色。博物馆内共展出文物400余件,其展出的两个完整的人头骨和复原的头像,让观众见识到我们远祖的模样;七千年前河姆渡生态环境的模型,形象地再现了7000年前河姆渡先民过着定居生活,从事农业、狩猎等生产、生活场景,维妙维肖,栩栩如生。 在众多的出土文物中,最重要的是发现了大量人工栽培的稻谷,这是目前世界上最古老、最丰富的稻作文化遗址。它的发现,不但改变了中国栽培水稻从印度引进的传统传说,许多考古学者还依此认为河姆渡可能是中国乃至世界稻作文化的最早发源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