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让生活更美好----记国际化学年化学实验中心开放日

来源:浙江大学化学系 发布时间:2011-05-16   7363

2011年5月14日,迎着初夏凉爽的清风,一批又一批穿着校服、背着书包的中学生走进紫金港化学实验教学中心大楼,他们是专程来参加化学实验中心开放日活动的。中心大楼被高大的绿色植物点缀着,被4个新布置的花坛装饰着,新放置的实木长桌和长凳也给大楼增添了不少气氛。在1楼大厅里矗立着几十块新完成、展示系所介绍和研究生科研成果的展板,使大楼充满了浓浓的化学气息。
今年是国际化学年,是纪念居里夫人获得诺贝尔奖100周年和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成立100周年。为了积极响应IUPAC化学年的倡议,浙江省化学会、化学系和化学实验教学中心特地精心设计了许多活动,其中之一就是5月14日和5月21日的化学实验中心开放日。
浙江省化学会理事长、化学系主任王彦广教授首先向中学生们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辞。王教授从化学学科的起源、发展以及对人类的贡献,生动地讲述了化学通过开发新药物、合成新材料和新能源等为人类所带来的翻天覆地的变化。最后,王教授欢迎中学生们能积极报考浙大化学系,投身于化学研究,让化学给人类带来更美好的明天。
9:00,46名中学生在自愿者的带领下,按事先分好的小组进入3个不同的实验室,先听指导教师的讲解,再自己动手完成实验。在1楼基础实验室里,张嘉捷老师给同学们介绍的是固体胶棒制备原理和过程;在2楼大型仪器平台的电化学分析室,胡吉明教授用生动的语言表述、形象的肢体动作,向中学生们诠释了金属腐蚀的原理和速度测定方法;在3楼物理化学实验室里,主讲教师王永尧采用简单的语言,将看似高深难懂的实现CO2超临界状态的原理娓娓道来。
11:00,中学生们结束了实验室里的操作,回到了1楼大厅,他们展示着自己做好的固体胶棒产品,相互交流着实验体会和心得,宽敞的大厅回荡着他们兴奋而激动的声音。
11:30,进入中学生们翘首期待的“与化学家面对面,共进午餐”环节。为了营造自由、开放式的交流氛围,午餐地点特地选在中心3楼长廊。长廊里摆放了6套长桌椅(每桌可坐10人)。专程邀请了范杰、方群、黄飞鹤、胡吉明、吕萍、汤谷平、王彦广和邬建敏等8位不同化学研究领域的教授来参加。中学生们根据自己对四大化学的偏好,自由选择了感兴趣的教授。教授们向中学生们讲述着自己从事化学研究的经历、化学给自己带来的快乐,中学生们抓住着千载难得的机会,争先恐后地向教授们提出了关心的问题。为了获得更多更广的信息,中学生们还不时来到其他桌参与交流。
12:30,在多媒体教室,曾秀琼老师采用PPT形式向中学生们简单回顾了化学实验教学中心的历史和成果,图文并茂地介绍了基础、中级、综合化学实验课程中的特色实验。看着中心取得的一个个成果、本科生上实验课时的一幅幅图片,中学生们不约而同地发出了一阵阵羡慕的感慨:作为浙大的本科生真好!这里的实验条件这么一流!实验课内容设计得这么有意思!
  13:00,中学生们在赵华绒、李秀玲等老师和自愿者的带领下,分两组依次参观了基础、中级、综合化学实验室及大型仪器平台。由于很多中学生没有做过实验,他们对实验室里的小到烧瓶毛刷,大到旋转蒸发仪、旋光仪等各种设施都非常感兴趣,他们不时拿起这个瞧瞧,掀起那个看看,问题一个接一个地向老师和自愿者提出。
14:00,中学生们再次回到1楼大厅,仔仔细细地看着一张张展板上关于化学系、系总支、化学实验教学中心和研究所的介绍,从心底体会着今天的收获,体会着什么是化学,最后在带队老师和家长的引导下才依依不舍地离开中心大楼。
14日的开放日活动主要针对在杭的中学生。通知发出后,得到中学生、中学教师和学生家长们的强烈反响,报名人数远远超过计划中的30人,最后不得不扩大到46名(即使这样,还是婉言回绝了很多报名。)
这次开放日从策划到实施,相关老师紧锣密鼓地准备了1个月,大家虽然很辛苦,但看到14日中学生、中学带队老师和学生家长离开时满载而归的笑容,觉得非常值得。化学不仅是我们这些化学人在实验室里进行的神秘工作,而是要让全社会都知道,化学其实时时在你身边,化学让我们的变得生活更美好!
(化学实验教学中心曾秀琼供稿)

   王彦广教授致辞

 亲手实现CO2超临界状态

 体验电化学工作站

 与化学家面对面

 与化学家共进午餐

  参观有机化学实验室

 参观物理化学实验室

Copyright © 2020 浙江大学化学系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 寸草心科技     管理登录

    您是第 1325792 位访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