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庆祝国际化学年
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及其转换的科学。化学的首要任务是创造新物质,以满足人类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因此,化学被认为是一门实用的学科。过去的一个多世纪中,化学科学在保证人类衣食住行需求、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健康状态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首先,化学在扩大粮食供应方面发挥了决定性作用。假如没有化学家哈伯在20世纪初发明的合成氨技术,世界粮食的产量至少要减半,现在的69亿世界人口中将有33亿被饿死。
自1897年阿司匹林问世以来,化学家发明了数千种药物,使过去长期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得到了有效控制。与此同时,化学基础研究还给人类提供了预防、治疗和诊断疾病的有效方法和技术。
材料、信息、能源是现代文明的三大支柱。化学是新材料发展的源泉,20世纪中期高分子化学的发展导致了塑料、合成橡胶、合成纤维、涂料、胶粘剂和各种功能高分子材料的发明,由这些材料所制成的服装、鞋袜、车辆、家用电器、体育用品等,已成为我们每个人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各种信息储存材料和显示材料的发明与大规模应用,把人类带入了信息化时代。化学家所发明的催化剂和催化裂解技术,将石油有效地转变为汽油、煤油和柴油,为世界带来了动力。化学家发明的光电转化材料已经实现了将太阳能转变电能的梦想。未来,他们将设计和开发更高效、可靠和耐久的新材料来实现包括新一代太阳能电池和能量存储系统在内的新能源体系。
此外,在国防、公共安全与反恐(如法医鉴定、爆炸物检测等)等领域,化学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化学还是一门中心的学科。20世纪生命化学的崛起给古老的生物学注入了新的活力,人们在分子水平上向生命的奥秘打开了一个又一个通道。从20世纪初开始的生物小分子(如糖、血红素、叶绿素、维生素等)到后来的生物大分子(碳水化合物、蛋白质、核酸)的化学研究,先后共获得了28项诺贝尔化学奖。化学与生命科学结合,产生了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等一系列新的交叉学科。材料、环境、能源等新型科学都与化学密切相关。这些学科的产生使得生命、材料、电子、信息、环境、能源、航天、地质、海洋、太空等科学技术迅猛发展。
化学家辛勤地耕耘着元素周期表中的一百多个元素,掌管着由这些元素所构成的6000多万种化合物(这个数字正以每年200多万种的速度在增加),以及由这些化合物所组成的无数材料和制剂。作为一门中心学科和实用的学科,化学将会为人类解决日益严重的人口、健康、食品、环境、资源、能源、反恐等问题提供创新性方案,化学将提供给我们实现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的核心知识,使我们的生活更美好。
为纪念化学学科所取得的伟大成就以及对社会进步和人类文明的贡献,2008年12月31日,联合国第63届大会通过决议,将2011年定为“国际化学年”,主题为“化学-我们的生活,我们的未来”。2011年正值居里夫人获得诺贝尔化学奖100周年,也恰逢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的前身国际化学会联盟成立100周年。“国际化学年”将在全球范围内将增加公众对于化学的认识、了解和对于化学未来发展的关注,提高年轻人对于科学的兴趣,从而促进化学科学的进一步发展。
2011年1月27日,在法国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总部召开了国际化学年启动大会。1月29日,在巴黎大学总部启动了“居里夫人诺贝尔化学奖”100周年纪念活动,法国萨科奇总统派了特使文化部长密特朗和波兰总统夫人联合启动了庆祝活动。
中国是国际化学年的提案国之一,并在推动此项议案获得通过的过程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为了响应联合国的决议,尽到在国际事务中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彰显化学对社会进步和人类文明做出的巨大贡献,中国化学会将在全国组织开展 “国际化学年在中国”系列活动。2011年4月9日,“国际化学年在中国”启动大会将在人民大会堂小礼堂隆重举行,国家领导人将出席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这一标志性纪念活动将正式拉开“国际化学年在中国”系列活动的序幕。
浙江省化学会将与浙江大学化学系、省内部分重点中学以及化学相关的高新企业,共同组织一系列纪念活动,主要包括面向中学生的十场报告会,面向公众的“高校实验室开放日活动”,面向中学师生和家长的“走进高新企业——体验化学魅力活动”,主办三场国际学术会议,协办“科学会客厅”科普报告会等。
王彦广(浙江大学化学系教授、系主任,浙江省化学会理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