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系教师在第五届大学化学化工课程报告论坛上的精彩

来源:浙江大学化学系 发布时间:2010-12-08   5492

 
由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研究中心、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研究会、教育部高等学校化学与化工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高等学校化学教育研究中心、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理科教育专业委员会、高等教育出版社与有关高校共同主办的第五届“大学化学化工课程报告论坛”于2010年11月19-21日在美丽的天府之城成都举行,共有来自全国200多所高校600多名教师参加(我系派出九位教师)。本届论坛由四川大学承办,主题为“深化化学化工课程改革,适应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需要”。
在十个大会报告中,教育专家学者们围绕着化学类专业指导性规范、化学基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化学人才基地建设与人才建设、化学化工类本科生实践创新能力和创新实验技能的培养等方面进行了详尽的阐述,使参会代表们进一步懂得了加强基础教学和培养创新人才在本科基础课程教学中的重要性。值得一提的是,我系陈恒武教授受组委会委托担任了闭幕式前大会报告的主持人。
除大会报告外,论坛还下设大化/普化、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化/结构化学、化工类专业专干课程、实验/实践类等七个分会场。我系陈恒武教授应邀设计了分析化学分会场的主要讨论议题,并担任该会场主持人;王敏副教授做了“滴定分析教学模式的探讨”的主题报告,从我校分析化学课程教学实践出发,阐述了四大平衡滴定分析在合并讲授与分开讲授上的利与弊。在陈恒武教授的精心引导下,整个分析化学分会场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使代表们受益匪浅,将对推动分析化学教学模式的改革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受论坛组委会特别邀请,我系徐端钧教授在大化/普化分会场做了“积极推进普通化学课程改革,合理衔接高中化学新课程”的专题报告,受到了参会老师的由衷欢迎,掀起了分会场的高潮。徐端钧教授以长期从事本科教学的亲生经历,结合我校普通化学课程建设中取得的经验和成绩,语重心长地教导大家:面对普通化学课程在某些高校不受重视的地位,教师们不能怨天尤人或简单应付,只能依靠不断加强学习、不断巩固自身业务水平、不断提高自身的整体素质。徐端钧教授富含感情的言谈、丰富的教学实例获得了在座代表们一阵又一阵的热烈掌声。会议结束后,众多代表还把徐端钧教授团团围住,请教一个又一个教学中碰到的问题,久久不愿离去。
此外,在300多篇投稿论文的评审和遴选中,来自化学实验教学中心王国平教师的“浅谈物理化学实验课程的教学方法与教学质量”、赵华绒教师的镇痛药加合百服宁有效成分色谱分离的理论探和曾秀琼教师的“化学生物学实验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三篇教学论文被论坛组委会录用,将由高等教育出版社正式出版。(化学实验教学中心曾秀琼)
 

Copyright © 2020 浙江大学化学系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 寸草心科技     管理登录

    您是第 1325792 位访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