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系吴韬研究员论文入选首届中国百篇最具影响优秀国际论文
来源:浙江大学化学系
发布时间:2007-11-22
2933
由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完成的2006年度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结果于2007年11月15日在北京发布。为了促进我国高影响高质量科技论文的发表,进一步提高我国的国际影响力,今年中信所进行了首届中国“百种杰出学术期刊”和“百篇高影响学术论文”的评选。我系吴韬研究员作为第一作者撰写的论文“Accurate potential energy surface and quantum reaction rate calculations for the H+CH4 -> H-2+CH3 reaction”入选其中。
根据中信所张玉华研究员介绍,评定优秀学术论文是根据文献计量指标选定的,其中论文的高影响表现为发表期刊的高影响和论文本身的高影响,而文献计量指标的选取主要根据以下六点:①发表论文的期刊水平;②文献类型;③热点论文;④论文的合作强度;⑤参考的文献数;⑥论文的完整性。
在原国家科委的委托下,中信所从1989年开始对我国国际科技论文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每年公布大学、机构和个人的排名情况。在很短的时间内,三大检索系统在国内科技界从知之甚少,到高度关注。客观地说,这对提高我国学术地位及国际影响还是起了不小的促进作用。毕竟我国科技论文在全世界的排名从1989年的第15位,上升到2006年的第2位。在我国科技论文数量上升到一定高度的情况下,中信所推出双百论文(国内百篇、国际百篇),拟将此作为我国最具影响的学术论文代表,引导我国的论文增长模式由重视数量向重视质量方向转变。
双百论文每年评选一次,国际论文源为前一年被SCI收录的中国论文,国内论文源为前一年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CSTPCD)收录的国内论文。表1列出了我校入选第一届“中国百篇最具影响优秀国际学术论文”的详细情况,表2列出了入选第一届“中国百篇最具影响优秀国际学术论文”较多的单位。
附件:我校入选第一届“中国百篇最具影响优秀国际学术论文”的论文.doc
根据中信所张玉华研究员介绍,评定优秀学术论文是根据文献计量指标选定的,其中论文的高影响表现为发表期刊的高影响和论文本身的高影响,而文献计量指标的选取主要根据以下六点:①发表论文的期刊水平;②文献类型;③热点论文;④论文的合作强度;⑤参考的文献数;⑥论文的完整性。
在原国家科委的委托下,中信所从1989年开始对我国国际科技论文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每年公布大学、机构和个人的排名情况。在很短的时间内,三大检索系统在国内科技界从知之甚少,到高度关注。客观地说,这对提高我国学术地位及国际影响还是起了不小的促进作用。毕竟我国科技论文在全世界的排名从1989年的第15位,上升到2006年的第2位。在我国科技论文数量上升到一定高度的情况下,中信所推出双百论文(国内百篇、国际百篇),拟将此作为我国最具影响的学术论文代表,引导我国的论文增长模式由重视数量向重视质量方向转变。
双百论文每年评选一次,国际论文源为前一年被SCI收录的中国论文,国内论文源为前一年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CSTPCD)收录的国内论文。表1列出了我校入选第一届“中国百篇最具影响优秀国际学术论文”的详细情况,表2列出了入选第一届“中国百篇最具影响优秀国际学术论文”较多的单位。
附件:我校入选第一届“中国百篇最具影响优秀国际学术论文”的论文.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