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云”际会,逐梦星洲——记浙大化学系学子2021年暑期“云交流”新加坡国立大学

来源:浙江大学化学系 发布时间:2021-08-06   673


前言

2021年的暑假,浙江大学化学系再一次与新加坡国立大学开展了为期两个星期的交流活动。虽然由于疫情在全球的肆虐,我们还是没有能够切身的感受国立大学校园的怡人环境,但是同学们对于海外交流的热情还是促使着同学们参加到了这一次的线上交流当中。在过去两周的时间里,同学们认真聆听了教授们的讲座,积极地参与到互动当中。虽然隔着屏幕,但全身心的投入也是为这场线上海外交流画上了完美的句号。


总体介绍

新加坡国立大学(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简称国大(NUS),是新加坡首屈一指的世界级顶尖大学,下设17所学院,分布在新加坡肯特岗、武吉知马和欧南3大校区,提供跨学科跨院系的广泛课程。据2021QS亚洲大学排名发布,新加坡国立大学位列亚洲第1位,世界第11位。其中,化学系根据14年的QS排名位列第12,化工系根据16QS排名位列第五。

学系倡导持续教育,并设立一系列联合培养项目,致力于培养学生成为未来研究、工程实践、工业、政府和企业家的领导者。同时,学系不断努力推动化学和生物分子工程研究,注重教育的综合性和多学科方法 ,形成了独特且有效的教学模式,让学生为终身丰富的职业生涯和领导机会做好准备。


交流课程内容

这次的课程为期两周,由NUS化工系以及化学系的教授共同讲授,课程围绕现代化学技术、药学与生物技术展开。主要内容包括生物酶,生物传感器,仪器分析,微生物药学等内容。


Saif教授主要介绍了化学科学与技术的发展概况。他重点阐述了当今时代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和对未来的化学科学的机器智能化的预测,让同学们对化学科学与技术有了更贴近现实的理解。



Li Zhi教授主要介绍了生物酶的功能以及其应用。他重点阐述了当今化学生物学领域中一些先进的技术并介绍了几种重要生物酶催化的现代化合成。

Zhao Dan教授围绕着MOFs(金属有机框架材料)以及聚合物展开为同学们对其结构以及应用进行了简单的介绍。David Leong教授为同学们介绍了一个比较新的领域——纳米医学,这个领域通过纳米尺度上的研究来辅助医学上的判断以及治疗,成为一个较好的辅助性技术。Yan Ning教授介绍了与环境相关的零污染物循环经济,旨在通过化学自身的后处理方式来使得对环境的污染降到最低。Xie Jianping 教授主要介绍了生物医学应用的超小金属纳米团簇工程,进一步拓展了同学们对于纳米医学领域的了解。Owen FentonTong Yen Wah教授共同介绍了药物在人体内的运输过程以及其中蕴含的一些技术知识。Yang Kun-Lin教授对于分析化学中使用到的仪器以及如何分析图谱进行了讲解,加深了同学们对于这个领域的了解。Satren Gautam教授介绍了生物制药学领域的相关知识,用讲故事的方式生动的为同学们讲述了整个领域的发展史,随后又介绍了其应用。最后,Zhou Kang教授为同学们介绍了细胞代谢以及药物制造的相关知识。

除此之外,每天的午间讲座也邀请了NUS的其他老师们为同学们介绍新加坡的一些生活习俗以及NUS校园环境中的一些特色之处,这也让大家即使没有走进校园切身体会,也感受到了NUS的生活环境以及学术氛围,给同学们带来了很好的交流体验。


学生感想

虽然本次暑期课程受到疫情影响,无法让我们实地感受新加坡当地的教学氛围,不过我们还是通过网课学到了很多东西”,林森鹏同学说道,“课程的范围很广,从化学各个分支的基础,到这些领域最前沿的应用均有涉及,其中有难懂的部分,拓宽了咱们这些本科同学的视野。另外,每天的Lunchtime talk和采用Kahoot的问答模式教学也很有特色,给我们带来了良好的体验。”

这次的交流课程的主题都是平常不会涉及到的领域,这极大的丰富了我对于化学与相关领域交叉融合的见识”,肖汉奇同学说道,“每天中午的lunchtime讲解的老师们都很和蔼,虽然隔着屏幕也不影响我去感受校园的美好环境,可能唯一的小遗憾就是没有亲自去校园,希望以后有机会可以去校园内部交流学习”。

结语

  此次交流虽然采取线上的形式,但是学术和思维的碰撞不会因为距离而失去色彩。同学们在过程中不仅收获到了平时课程中不会涉及到的专业知识,也体验到了NUS良好的学术氛围与生活环境。线上的方式极大的弥补了线下没办法上课的缺点,提供了交流的更多可能性,通过这种方式,其实许多学术会议也会极大地提高效率使得学术交流突破传统桎梏,创造更多价值。


Copyright © 2020 浙江大学化学系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 创高软件     管理登录

    您是第 1325792 位访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