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近90的浙大教授设立两项百万基金,只为实现这些心愿

时间:2022-11-23浏览次数:237

1027日下午的浙大玉泉校区,微风浅浅,细雨漾漾,我们见到了浙江大学化学系退休教授徐元植老师。令人惊讶的是,年近90的徐老师独自骑着代步车前来赴约,在交谈过程中,他精神矍铄,思维清晰。徐老师离开教师岗位已有20多年,本可安享退休生活,但他放不下自己热爱的教育事业,拿出了自己多年积蓄设立电子顺磁共振发展奖励基金徐元植教育奖励基金



—设立电子顺磁共振发展奖励基金

1961年起,徐老师就开始学习并从事电子顺磁共振(EPR)技术的应用和学术研究,1987年,他与日本北海道大学相马纯吉教授(日本EPR学会会长)共同发起并在浙大召开了第一届中日双边EPR学术研讨会1988年,他发起并在浙大召开了第一届全国EPR学术研讨会。其后,他多次出国参加国际EPR学术研讨会并被选为国际学术顾问,直到1998年退休,为我国顺磁共振事业的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他于2015年捐资100万元,设立浙江大学教育基金会顺磁共振发展奖励基金,专门奖励在顺磁共振学科领域中做出贡献的科技工作者(包括港、澳、台以及海外华人),激励为我国顺磁共振工作作出重要贡献的学者。

 


元植教授与获奖者合影

初心如磐,笃行致远

徐老师一生坚守人烟稀少的电子顺磁共振,而没有跟随当时核磁共振的研究热潮。在做学问方面,徐老师强调年轻人一定要学会坚持。他说:不是说跟热闹不对,好多人转向核磁也都很快搞出了成绩,但是不要亦步亦趋,看到人家有产出就转变了自己的方向。他从1960年开始坚定不移地选择了电子顺磁共振,并将一生心血毫无保留地倾注于此,是中国在该学科领域的开拓者之一。他的人生路上历经数度风雨,但哪怕在长达10年的基层工作中,纵然远离学术中心,他仍积极想尽各种办法关注世界科技的最新前沿。这也为他在阔别15年后再次回归电子顺磁共振波谱研究铸就了坚实的学科基础。

年轻人在做学问的时候,一定不要见异思迁,要能够守得住。只有坚守初心,不随物流,不为境转,历经时光历练,方能成就大器。对于徐老师来说,这一份基金承载着他对青年人的真挚希望。看似非热门的电子顺磁共振,细细研究之下自有勃勃生机。

秉烛之光,照亮方向

从事了大半辈子的顺磁共振研究,徐老师心中最大的遗憾就是该领域始终没有象征着科研界最高荣誉的诺贝尔奖,而这也和顺磁共振相对低的研究热度密切相关。核磁共振跟顺磁共振很有意思,顺磁共振是1945年诞生,而核磁工程是1946年,核磁共振已经拿了多次诺贝尔奖,但顺磁共振领域迄今为止都没有。谈及原因,他表示该领域缺乏足够的资金注入。在徐老师刚从事EPR领域研究时,启动资金只有5000元,可谓杯水车薪。为什么好多人不愿意去干这种工作,就是因为没有先进的研究条件,所以要坐冷板凳,很长时间出不了结果。在浙大任教期间,他积极和世界各国进行学术交流合作,取得了丰富的成果,这背后是他默默的艰辛付出。当年我们的仪器没有国外的先进,很难做出好的结果。所以我都主动和国外共享研究成果以得到使用他们设备的机会。

在他心里,设立该项基金也是希望电子顺磁共振能够得到更多的关注和投入,助力研究者做出更多贡献。虽然已年近90,但他还是始终关注着EMR(电子磁共振)领域的最新进展,他说:我觉得总有一天电子顺磁共振能拿到诺贝尔奖,虽然我不一定能看到,但是我相信会有这一天的。”“希望有更多优秀的青年研究发展电子顺磁共振领域,最终以期获得世界科学领域的最高成就诺贝尔奖。这也是他捐资设立该项基金的最大愿望。令人欣喜的是,第一个获得电子顺磁共振发展基金奖励的杜江峰教授,现在已经成为国内顶尖的物理学家并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对于徐老师来说,看到学科发展后继有人,就是感到一种有人接过接力棒的欣慰和自豪。



徐元植教授为杜江峰院士颁奖

——设立徐元植教育奖励基金

拳拳赤子心,殷殷桑梓情。”2021年,徐老师又出资100万,设立浙江大学教育基金会徐元植教育奖励基金,专门奖励他的高中母校温州第二高级中学的优秀毕业生,以报答母校的栽培教育之恩。

不拘过往,未来可期

在谈及自己的中学求学历程时,徐老师表示:在小学初中我成绩并不算突出,后来得益于温州二中的培养,顺利考上了北京大学。”1952年因院系调整转入清华大学工程系,并以优异的成绩顺利毕业。1955年毕业被分配到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工作,1984年开始担任浙江大学化学系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导师。他在回忆时充满感慨:有些人是后来居上的,最后的第一不是看谁是第一个跑出去的,而是第一个到达终点的。即使暂时落后,也完全有能力和潜质编织更加璀璨的未来。他说,现任温州肯恩大学校长王立教授就是他的学生,当年正是凭借不懈努力拿到了浙大硕士学位,并成功攻读博士并有了今日的成就。202110月获温州第二高级中学徐元植教育发展基金杰出毕业生特别奖的陈微微,也是从普通本科起步,最终取得了中科大的博士学位,现于西湖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他们和徐老师的人生经历有着同样的不谋而合——后来者居上这也是徐老师在浙大支持下设立基金的目的——鼓励母校的年轻人不要妄自菲薄,自信踏向名校之路。风物长宜放眼量,在熙攘的起跑线上不骄不躁,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用自己的步伐丈量到终点的距离。



徐元植教授为王立教授颁奖

只问耕耘,终得硕果

徐老师和浙大的渊源,说起来也是十分有趣。在1980年结束了基层工作后,他非常渴望回到杭州工作。但由于一些特殊的原因,他前后被多所高校拒绝,后来在听从好友建议来浙大应聘时,他决定再努力试一试。在时任校长杨士林教授关怀和帮助下,他于19848月调到浙江大学化学系任教,并在新建的玉泉图书馆进行了两期电子顺磁共振波谱学学术报告,得到了同事的高度认可。我那时候浙大我都不敢追求的,是想要退而求其次的,结果偏偏最大的成了。徐教授在说起这段经历时开怀地笑了,他谦逊的言语背后是十年磨一剑方得的霜刃出鞘,是漫漫求索路上的厚积薄发。他说:现在有一种弯道超车,也就是所谓投机取巧的说法比较流行,但我认为做学问不能投机取巧,做学问就是要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

做好自己,耕耘不辍,而不是整天想着走捷径、追名利,这是是徐教授所希望用这份教育基金教导青年学生的。当根扎的足够坚实厚重,自有丛丛繁花和累累硕果。

尾声

在提及子女时,徐老师说道:我在孩子们大学毕业后第一顿饭的饭桌上就告诉他们从此以后要独立,我的财产是要留下来资助教育事业的。在他的熏陶下,他的儿女也都非常支持他的这一善举。

摘自浙江大学教育基金会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