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访校友王鹏飞:共话那时今日

时间:2015-09-24浏览次数:1198

人物名片

     王鹏飞,男,博士,化学系94级研究生,上海化工研究院教授级高工、硕士生导师,分子筛研究中心主任,上海绿强新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党支部书记。研究方向包括制冷系统用分子筛吸附剂产品、低硅铝比X型分子筛吸附剂、分子筛催化剂及相关产品技术等。入围2014年度上海嘉定区科技功臣和技术奖、嘉定区第四批引进高层次创新创业和急需紧缺人才、第25届上海市优秀发明奖。

 

   2014829日我们如约采访系友王鹏飞,初时的心情是很平静的,这份平静一直持续到那个电话里温润和气的声音站在门口笑容满面的说着“欢迎”,一瞬间心中涌起阵阵暖意。不管我们年龄相差多少,经历多么不同,我们都在同一个我们引以为豪的校园留下幸福与艰辛。于是在化工院明亮舒适的会议室里,我们开始了愉快的交谈。从王鹏飞学长的言谈举止中,我们感受到了他对母校深厚的感情,以及对美好研究生生活的无限怀念。学长用自己的亲身经历,为学弟学妹们诠释了低调做人,高调做事的人生准则,同时也给大学生就业和化学系的发展提出了很多建设性的建议,让我们获益匪浅。

“学校生活是一段美好的回忆”

1994年,王鹏飞学长进入浙江大学(老杭大)化学系攻读硕士,导师是郑小明老师,1997年从学校毕业,算起来也是我们的老前辈了。面对依然青涩的我们,他很直率的笑道:“我读研的校区不大,食宿条件也没有那么好,但过得很充实。系里的科研环境的确是不错的,我们学生可以自由做实验去验证自己的想法,老师也会给出及时的指导,当时的氛围就是每个人都拼尽全力的去做实验。”

说起学校现在的条件和校园环境,学长感叹杭州二十年来的迅速发展,他说:“我们读书的时候,学校还不处于市中心的位置,周边的环境也不便利。我们当时最大的乐趣就是周末的时候去附近唯一的电影院看电影,现在怕是早都物是人非了。”窗外淅淅沥沥的小雨下个不停,看着镜头里学长微笑平和的讲述他的故事,我们心中都泛着轻松的暖意。学长还告诉我们:“学校的生活是一段很美好的回忆,尽管现在我回想起当时的自己多少有些理想主义,但那段生活总归是无法复制的,你们一定要好好珍惜,踏踏实实的做些事情。”

“科研要与工业化接轨”

学长硕士毕业以后,进入了上海化工研究院从事分子筛研究工作,并从2008年起担任上海绿强新材料公司总经理。多年的科研和市场经验让学长深刻认识到二者之间的关系,他表示:“科学研究一定要与工业化接轨,否则,科研就没有了用武之地,也就是要让科学变成技术。我们知道,工业化过程中需要考虑更多更复杂的问题,有时候一个小小的技术壁垒可能就会导致产品不被市场认可。”在谈到我们研究生做科研时需要注意什么的问题时,学长说道:“做科研要严谨,要知因知果,这样才能更好的解释实验过程中出现的现象;同时,了解企业和工业化的思维很重要,这样在进入企业工作时就可以很快的解决实际生产中遇到的问题。”

“学校应该做学生和企业之间的桥梁”

对于化学系即将迎来的百年系庆,学长给出了自己的建议与期望。他认为:“学校应该成为学生和企业之间的桥梁,为学生进入社会打好基础。就化学系来说,为了让学生不与社会实际生产脱轨,系里可以从技术角度将全球化工领域的工业和企业信息收集汇总并及时更新,便于化学系学生了解自己的研究方向在实际中的用途和发展现状,利于在基础研究上进行技术创新。”

“能力是可以培养的,责任心才是最重要的”

由于我们采访人员中有的正面临毕业,所以很自然的谈到了毕业生初入社会和企业对人才的需求等问题。学长给出了自己的意见,他认为无论是什么行业,只要摆正心态用心去做,就一定能够做好,不害怕吃苦,脚踏实地就一定会在这个人才济济的社会脱颖而出。他还语重心长的告诉我们:“企业当然需要有能力的人才,但人才是可以培养的,责任心才是最重要的。毕业生初入社会,固然是没有经验,但心态的转变是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从学校到企业,毕业生会发现自己还有很多东西需要学习,很多思维方式需要转变,这时就要求你们沉下心来,实实在在的做事情,保质保量的完成工作,对自己负责,对企业负责。”

不知不觉,时间已将近中午,在轻松愉悦的谈话氛围中,我们结束了此次采访。学长的谆谆教诲让我们受益匪浅,也让我们学会去认真思考自己的人生,而最最重要的是他身上所流露出的低调做人,高调做事的人生信条,以及对母校的感恩和支持。

 

                      摘自2014年化学系校友寻访上海三队小分队采访札记

                 ( 队长:王晨  队员:姜水燕胡亚冬何威龙、金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