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访校友王培兰:豁达 温暖 亲切

时间:2015-09-23浏览次数:874

人物名片

    王培兰,女,浙江大学1985级本科生,目前在南京化工企业从事研发工作。

 

 

寻访系友的南京之旅已开启,此次将于化学系优秀系友王培兰零距离接触,聆听系友的人生经历、心路历程,收获不曾拥有的精神果实。

初次印象。在没见到王培兰前,寻访者通过手机联系,从言辞谈话中,已感受到系友的热心、热情,回复我们的寻访需求后又给我们提了很好的寻访建议。在到南京的第二天,就见到了王培兰本人,她微笑着和每个寻访者握手。她的笑印象最深刻,温暖,亲切。

灵活的寻访形式。原定计划是要在一家茶餐厅进行采访,在聊天中王培兰系友得知我们很想参观南京大屠杀纪念馆(那时正是南京大屠杀纪念日前后)。她便提议我们可以边参观边采访,以一个灵活轻松的方式进行。在参观过程中她给我们讲解历史。我们共同感受民族危难的历史时刻,激起了中国人站起来的民族斗志,努力去实现我们的中国梦。

王培兰系友目前是在一个化工企业做研发工作,做有机合成中间体,处于高分子材料。从事化学岗位接近20年,并没有放弃化学转行其他专业。寻访者问她工作期间是否考虑过转行。她告诉我们,做事情要有始有终,既然从事了化学,就要坚持,要有连贯性,此外,她还告诉我们没转行还有一个原因是她有一个对生活的选择,她更偏重家庭,希望陪伴自己的家人身边。她补充说自己并不是那种过拼去赚钱的人,她更希望自己在工作可以享受生活,而不是以身体健康为代价去拼命工作。这种豁达的生活态度也令我受益颇深。此外,王培兰系友给我们介绍了这个行业基本情况,并说和她同一级从事化学专业取得丰硕成果的大有人在,偏重在事业方面。她还叮嘱我们,不管是做实验还是以后从事化学专业,都要加强对身体的防护,一些保护措施还是很必要的。只有身体好,才能工作好。

王培兰系友在回忆母校生活的时候说,在学校期间,辅导员老师对自己的帮助很大。平时生活中辅导员很忙,他要去关怀每一位同学,密切联系同学。自己在大学期间,在一位姓陈老师的老师帮助下,当了班级的生活委员,这个小小的岗位,使她与班级的每位同学关系都很密切。另外,她经常参加课外活动,比如唱歌、跳舞、郊游、看电影等。并且每次参加活动都是人员爆满。不像现在的我们科技发达了,人手一个电脑,窝在寝室,缺少同学朋友间的互动。现在的大学活动比20年前要丰富多彩,可积极踊跃参加的人却不多,很多是被迫因为学分才参加。同时,学姐也告诉我们,去参加活动很重要,但学习更重要。特别是学习理论知识的重要性,理论与实践应结合起来,如果理论学得不好,怎么在毕业后的实践活动中指导?定制我们好好学习文化课程。

时间过得很快,不知不觉寻访时间结束了。临结束的时候王培兰系友给母校母系寄予:祝母校越来越好!化学系的名次越来越好!祝学弟学妹们学业有成,事业成功!

                 

 

 

 

    摘自2014年化学系校友寻访江苏一队小分队采访札记

                 ( 队长:孙浪  队员:马妍方盼魏岩、鄂润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