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访校友张冰:忆往昔 话环保

时间:2015-09-14浏览次数:923

人物名片

    张冰,男,杭州大学化学系1982级本科生。现任宁波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院长。

    谈起母校,张冰院长最难忘的是学习时光。说到教育自己的老师,也是感触很多。“那时候老师教的很认真,我们学的也很认真。老师们的为人处世方式也是我们的典范。”“我是文革后第六届学生,那时老师们经历了文革的磨难,他们的心智、学识、为人更进了一步,那时候老师们的教导对我的为人起了很大的影响。”“学校老师们教会了我处世为人,我现在开的车还是八年前的车,你让我换车,我宁愿那这些钱去帮助别人。”他说自己和老师们的关系很好,很亲近。“那时候带我们的老师有些都是刚毕业,和我们很是亲近,比如说周小青老师,沈学优老师,还有朱利中老师,他们带我们都是尽心尽责的。还有我的班主任沈君越老师。”即使过了这么多年,张院长还是能随口说出一大批当时的老师们。“师恩难忘”,张院长如是说。

    说到那时候的学习生活,张院长认为当时的教育方式很经典。“我们那时候社会实践很少,但是我们正儿八经在实验室里做了很多基础的工作。”他说,“所以现在让我下实验室,我也是不怕的,就是那时候打下的基础好。”虽然那时候的设备条件不是很好,比如721的分光光度计只有老师能用,只有当做课题的时候学生们才能用到,但是张院长不觉得学习艰苦。

    张冰院长的学习成绩优秀,动手能力也强。他对一件事印象很深,当时他和同学合作做一个沉淀的实验,结果实验数据十分混乱,实验失败了。当时的实验报告他就没有写结果,而是详细地分析了失败的原因,最后得到了老师的好评。在大三时候,他和同学张磊合作参与了课题研究,他们的毕业论文发表在了杭州大学学报里,这是一个很了不起的成就,他对此也十分的自豪。他说自己的学习是充满乐趣的。那时候学生毕业后工作包分配,没有后顾之忧,他的态度是在学校里能多学一点是一点。抱着这个态度,张院长学习的面还是比较广,有机无机分析物化的知识当时在学习过程中都是有接触的。

    毕业后,张冰院长进入环境保护行业,29年来一直都在环保系统中工作。毕业后的前五年,一直在实验室从事分析化验工作。随后,他跟着师傅一起参与了全国工业污染源普查,为期一年左右,进入企业开展调查工作。而后到环境监测站工作,之后曾经下过乡村积累经验,做环保方面的技术改造,张院长说,如果没有当时的锻炼,自己的宏观视野可能没那么开阔。而后历经环境监察站,环境科技建设处于08年担任环科院院长到现在。水环境保护自开始重视至今也有三十年了,自进入环保系统也经历了这段时间,他说一个人在这个领域工作三十年总还是能为这个领域做一些事情的。张冰院长认为整个社会舆论对环保很重视,但是到个人来说又是不重视的,所以环保问题还是要从自我做起,就像《论语》告诉我们的:对己约,对人恕,对物俭。现在的水污染大多是水体不动,营养过剩,这都是因为我们的生活方式太过随意,大部分人没有考虑到对自然的影响。“比如我就建议我们院的年轻人,买车不一定要买好车,平时出行够用就行了。比如哪天不开会,我就会穿的简约一点。张院长说,而且环保问题要抓准问题,很多时候出问题的地方往往是人们忽视的地方,比如说城市的道路积水是污水的很大一部分来源,但是得不到足够的重视。虽然已经年过半百,但是作为老一辈的浙大人,张冰院长仍然保持着自己对社会环保事业以及社会发展的热情。

    将近两个小时的采访十分的愉快。张院长表示对浙大化学系百年系庆的支持,有机会一定到学校。张学长寄语希望浙大发展越来越好,寄语化学系有更好的发展。

 

   

                       摘自2014年化学系校友寻访宁波二队小分队采访札记

                   ( 队长:祝莎莎  队员:付有焘蒋帆鹿嘉琪、鲁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