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院岁月——(1952-1956)求学浙江师范学院化学系记实

时间:2015-08-03浏览次数:1635

  (作者简介:陈纲校友,1952级老杭州大学本科,曾任职浙江大学出版社社长,化学系校友分会理事)

 

1952年初,历经百年战乱,四分五裂的中国,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是真正的独立、统一了。尤其在《共同纲领》指引下,三年恢复时期刚圆满结束,国民经济建设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就紧锣密鼓地开始了。当时,全国各界各族人民意气风发、各行各业欣欣向荣。

在经济建设的同时,也开始了文化建设。经教师集训“思想改造”之后,按苏联模式进行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就浙江省而言,将综合性的浙江大学改为工科大学,“没收”原属美国教会的之江大学,并将之“拆散”。为了解决当时全省性的师资奇缺,特在之江大学原址新建“浙江师范学院”。其组成主要是浙江大学和之江大学的文理学院,还有杭州的几个专科学校并入。

当时,浙江省农村的剿匪、反霸、土改运动即将结束,大批干部需要“整编”;而建设时期更需要有文化、懂专业的高素质干部。中央的方针是:为工农干部专门设立“文化补习学校”和“速成中学”;而具有中学学历的青年干部,则输送入高校进行专业培训,并作为学生中的骨干,开展党团活动,他们具有干部的身份和待遇,称之为‘调干生’。

我就是在这一时代背景下,经组织分配进入浙江师范学院。当时,浙师院面向全国招生,录取考生除直接寄发入学通知书外,还在有关报纸刊登录取考生名单。我和别的调干生也是通过学校文化考试的,据说我的成绩不错。至于专业系科的选择,组织上由我们自己定,但建议调干生们不要集中在一起,而应分散到不同系科去。我的兴趣是唸历史或理科,由于已有两位调干生分别选择了历史系和历史科,又因我高中(浙江省立杭州高级中学)的业师徐造华老师刚调来浙师院化学系任教,他是我所钦佩的老师之一,于是我就选择了唸四年制的化学系。

 

 

浙江师范学院的校址就在原之江大学(现在是浙大光华法学院),地处月轮山麓、钱塘江畔,青山秀丽、江水滔滔,据说是世界上风景最优美的大学校园之一。标志性的建筑有:钟楼、慎思堂、都克堂等,红色洋房镶嵌在绿树丛中,分外醒目。

化学系在1952年招收第一届本科生只有20人的小班,另外并入的有杭州师专中原有的化学科,故也招专修科新生,也还办过调小学教师培训成初中教师的化学班。为了长短结合解决化学师资问题,所以,浙师院化学系曾经包括有本科四年制、专修科二年制和短训班一年制。

早期师资主要来自浙大和之大化学系,以及从外地调入和由省内著名中学选拔上来的老化学教师。他们有:王琎、王承基、金松寿、周洵钧、唐愫、钱钟祥、周志瑞、徐造华、戚文彬、吕荣山、张若民、荘尚瑞等。

开设的专业课,有: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定性分析、定量分析、有机化合物系统鉴定、物理化学、元素周期系统、生物化学、农业化学、工业化学、络合物化学概论、化学史、化学教学法、化学文献查阅等等。有的是必修课,也有少数是选修课。

当时因为“一边倒”学苏联,一切都在试验中。我们一年级时,曾与生物系同堂上课,培养的目标是能兼教生物、化学两门课的中学教师。二年级后就不提了。

化学系在1952年到1956年期间,系主任王承基。教研组或教研室有:普通和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化学教育法等。

实验室的器材、仪器和药品,得自浙大和之大化学系的移交,基本上都能开出各科的实验。

外语方面,过去我们在中学都是学英语,解放后学俄语成为时尚,故而在大学里改学俄语,结果两门外语都没有学好,外语水平普遍偏低,甚至连查阅专业文献也还有困难,这是这一代人的困惑之一。

 

 

在“一五”期间,毛主席对青年学生提出要“身体好、学习好、工作好”的号召,因而学校工作和学生党、团、社团活动也围绕以“三好”为中心来开展工作。

学校体育场地和器械的配置比较充裕,群众性的健身操和劳卫制的体育锻炼小组蓬勃兴起。当朝霞初显,就能在操场上、马路边,看到成群结队晨练的人影;下午的课外活动时间,更是青年学子龙腾虎跃的档口,一些竞技比赛都在这个时段进行。夏天有江边游泳场嬉水,冬日可爬山赏雪景。我们化学系同学曾在暑期,露营于西湖山林之间、或在附近小学借宿,请灵隐寺方丈介绍接待国际友人情况、参观博物馆和纪念馆、寻访烈士遗踪和名胜古迹等,广泛接触社会;也曾组织一支跨系科的小分队,徒步行军拉练到莫干山,在和平年代锻炼自己的体魄、意志和适应性。部分同学还每天坚持洗冷水澡,四年中从不间断,寒冬也不例外。

在师范院校读书的学生是免费的,包括学杂费和生活费,而且根据各人的家庭情况,还可以申请不同等级的人民助学金。当时物价平稳,物资供应丰富,所以食堂的伙食很好,虽然开始时要用脸盆打大锅菜分食,围绕餐桌吃还没有凳子坐;卧室是上下铺双人床···,学生们还是比较满意的。

学校有医务室或医院,师生们的体检、看病、治疗都是公费,甚至一度还设立隔离性的医治肺结核、肝炎等慢性病的疗养院。

学习上改百分制为五分制,试行习敏诺尔(课堂讨论)教学法等等。同学间结对互帮互助。1956年时化学系曾举行有外校教授参加的学术论文报告会,部分高年级学生也参与教师的科研学术活动。国内刊物《化学通报》、《化学世界》上,也曾刊登过同学的习作;上海《新民晚报》副刊的科普版经常刊登一位化学科同学涉及知识面很广的小品文,该版的编辑来校专访他后说:“想不到你还这么年青!”。杭州日报副刊的科普版上,也常有化学系同学的文章。

1952年国庆节后,在新建的大饭厅兼礼堂,举行过一次中国共产党浙师院组织和党员向公众公开的全院教职员工大会,大会由党委书记焦梦晓主持,陈纲担任司仪,组织科长宣读各级组织及其负责人,和党员名单。

党、团、社团组织逐步建立、健全,活动活跃、丰富多彩。学校团委书记曾钜生(原之江大学教育系学生、地下党之大支部书记,担任多届),第一届学生会主席历史科学生朱子善、以后多届是化学系学生陈纲。

民主同盟、民主促进会、九三学社等民主党派在浙师院教师中也都建立了组织,党委经常与他们座谈、协商,关系良好。

1953年开始,第一次选举基层人民代表,浙师院属于西湖区管辖,根据西湖区选举委员会代表名额的分配,浙师院的教师和学生可选出区人民代表各一名。浙师院党委与各民主党派、社会团体协商后,各推出候选人2(或3)人,公布于众,经数日酝酿,投票选出:教师代表王承基,学生代表陈纲。都出在化学系。

“一五”期间,文化交流频繁,舞台上百花争艳。我作为学生界的代表,在杭州人民大会堂有幸亲眼目睹:当代京剧大师梅兰芳的折子戏、苏联芭蕾舞大师乌兰诺娃的天鹅湖片段,和苏军红旗歌舞团、非洲姐妹战鼓劲舞的顶级演出。在浙师院慎思堂前的大草坪上,每周末夜晚的露天电影,师生们曾欣赏过:赵丹主演的《武训传》、谢芳主演的《青春之歌》、《舞台姐妹》、孙道临主演的《早春二月》、王丹凤主演的《护士日记》,以及苏联电影《列宁在1918》、《攻克柏林》、《幸福的生活》等等。

 

 

1952年新建的浙师院,后来历经变迁到杭州大学,是省属综合性大学中的翘楚,成为国家教育部的重点高校。1998915教育部和浙江省在浙大玉泉校区邵逸夫科学馆正式宣布,浙江大学、杭州大学、浙江医科大学和浙江农业大学四校合并成立新的浙江大学。

回顾我这四年的大学生涯,无疑是一生中不可多得的黄金时期。那时社会环境好,我们的学习环境也好,青年学生思想单纯、积极向上。人际关系融洽,互相诚信以待,尊师爱生、同学互帮,体现了“新社会”的“新气象”。无论在身体上、学习上、工作上,都打下了扎实的基础,终生受用。

饮水思源,感恩母校!感恩老师!

 

作者和夫人王女磬合影(均为52级化学系校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