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型主客体识别功能体系的设计与制备

发布时间:2010-07-09 06:06浏览次数:5498

新的主客体识别体系的分子设计

       对于材料学来说,超分子聚合物的吸引力主要在于它们分子级别的可逆性,也就是在合成时的自我修复能力,这是传统共价键连接的聚合物所不具有的。可是为了让自组装的非共价键连接的超分子聚合物拥有足够多的性能以至于它们可以和共价键连接传统聚合物竞争,这些超分子聚合物各组分之间必须具备很强的络合能力。这样,为了运用主客体化学有效地从小分子结构单元构筑超分子聚合物,我们必须首先对小分子主客体络合物进行研究,探索主客体络合机理,设计优化的主客体对以提高它们之间的络合能力,然后将这些优化的主客体对引入到小分子结构单元的制备中去,最终以这些小分子结构单元来制备超分子聚合物。这是一种先小分子超分子聚集体再大分子超分子聚集体的研究思路。它的意义在于对小分子聚集体的研究将为大分子聚集体的设计和制备提供坚实的实验和理论基础。所以说为从小分子结构单元有效地来构筑大的超分子体系,我们需要提高它们之间的络合常数。另外为了提高基于主客体化学的分子传感器的灵敏度和选择性,我们也需要提高主客体之间的络合常数。为了提高主客体之间的络合常数,我们采用的主要策略是穴状三桥大环主体结构的形成。这些穴状三桥大环主体的分子设计是基于多点络合和几何结构维持两大原则的。为了进一步提高络合常数,最近我们开始了四桥圆柱状大环主体的设计与制备,并且开始利用离子对络合的方法.